提起警察,人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交警英姿飒爽的身影,或是冲锋陷阵的刑警形象,在众多警种中,许多“幕后”英雄常常被人忽略,而讲好警察“台前幕后”的故事就是市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李力腾的职责。拿起笔杆子,他化身编剧,用话剧诠释警察的担当和责任;扛起摄像机,他化身导演,用镜头讲述最暖心的警民故事;站在舞台上,他化身宣讲员,用振奋人心的故事感染群众……
1988年出生的李力腾是河南焦作人,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被边防部队选中。由于他的父亲想让他到部队锻炼锻炼,于是他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入伍到汕尾市公安边防支队。在部队,他曾是优秀辩手,且热衷于话剧表演。领导看他是个好苗子,便培养他学习宣传方面的有关知识,此后他一直从事政治宣传文化教育工作。2018年12月底,他换上了人民警察服装,转改至市公安局工作。因出色的工作表现,他曾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全军优秀基层干部两次,个人嘉奖一次。今年5月,他获评为全警实战大练兵省级个人标兵。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宣传工作者,要站起来会说,坐下来能写,扛着器材能拍。为了做好公安宣传,他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通过网课自学熟练掌握视频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等专业技能,并时常活跃在基层一线,记录同事忙碌的身影,捕捉工作精彩的瞬间。加班加点采写成为家常便饭,遇到重大活动要随警作战,夜深人静时,他经常笔墨正浓。
由于他能言善辩,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李力腾多次被指派外出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或参加巡讲活动。去年10月,我市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暨红色故事巡讲活动,李力腾代表市公安局讲述连续两届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110指挥中心报警室的先进事迹。在接到这一任务后,他在工作之余时常到110指挥中心报警室近距离观察接警员,通过微信、面对面采访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从小细节着手,以旁观者的心态挖掘他们的工作亮点,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配以舞台技巧完美呈现,向各地干部群众展现了汕尾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良好形象。这次巡讲经历令李力腾感触颇深:“老百姓对110报警热线并不陌生,但110接警员以及其他警种的工作却不被大家熟知,我希望通过做好宣传服务工作,讲好身边的故事,让大众对警察行业给予更多支持和理解,同时增强民警们的职业认同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力腾以笔为枪,用镜头瞄准,积极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常常穿梭在各疫情查验点、医学隔离点、社区防控工作中,倾情传递汕尾公安抗疫前线的感人故事,为防疫一线的同事们加油鼓劲。他连续收集、挖掘、整理了10多名民警的先进事迹,拍摄了20G的影像资料,制作了民警代表抗疫个人汇报片,获得了广大民警及家属的好评。此外,他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创新方式方法,先后创作了《保持通话》《战疫人》等话剧,组织新警参演,将内容老套、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变得与时俱进、生动有趣,提升了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他认为,当代年轻人的表现欲很强,应该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而且只有在工作中用心感受,才能演绎好舞台上的角色,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以此激发民警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汕尾工作的这些年里,他在这片红色土地扎下了根,并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作为新时代汕尾人,他致力于讲好汕尾红色故事,传播汕尾好声音。去年,他代表市公安局参加了全省公安机关夏季大练兵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比武活动,以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为主题,讲述了革命烈士彭湃、时代楷模黄旭华等人的动人故事,获得了全省第六名、东部片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作品《忠诚铸魂勇担当》被评为“广东省公安机关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也获得了“广东省公安机关警营理论宣讲优秀教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