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车带孩子离大货车过近
在小区道路、停车场、路侧停车区玩耍逗留
暑假即将到来
又到了孩子们撒欢时刻
但同时也是儿童交通事故
高发的时候
儿童交通意识浅薄
危险认知、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容易受到交通意外的伤害
监护人看管疏忽
车辆物理盲区等因素
都是儿童出行安全的严重威胁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
2018年全国共发生涉及学龄阶段
少年儿童的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
造成2200多名少年儿童死亡
6岁男童被卷车底致死
肇事司机竟浑然不知

事发后,男童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对于这起事故的认定,民警痛心地表示,该司机有不良的驾驶习惯,驾车时没有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而男童的家属也没有做到严加看管,因而没能及时发现孩子身边存在的危险。

4岁女童过斑马线被撞身亡
2018年12月1日23时12分许,在深圳市宝安区河东工业路路口斑马线处,4岁的陈某在母亲牵手带领下过马路,这时张某某驾驶粤D6****号小型轿车行经至此。

该车左前车头与陈某身体发生碰撞,造成陈某倒地并被车左前轮碾压,最后送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初步调查,张某某驾驶机动车疏忽大意,未注意前方道路交通情况,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通过未停车让行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原因。
暑假即将来临
家长们尤其要注意孩子的交通安全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结合数据
分析了十大常见儿童交通安全隐患
务必重视起来!
过马路时猛跑、横冲直撞或忽然折返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些都是小朋友们常常听说而且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能过街的地方都有红绿灯,而且即使是行走在斑马线上,如果存在猛跑、横冲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行为也是有极大的安全风险的。

小朋友过马路前,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即使在斑马线上,也要注意观察,最好举起一只胳膊,以便让司机更加容易看到你们。
从停有车辆的路侧过马路

从停有车辆的路侧过马路要分两步:
1、停下来,观察路边停止的车辆是否即将起步;
2、如果确定车辆是静止的,要走到车辆前面,再次停下来观察,确保没有来车时再从容快速通过。
在小区道路、停车场、路侧停车区玩耍逗留
在小区、停车场、路侧停车位等区域,孩子们意识不到危险性,喜欢在停止的车辆附近或车辆可能行经的区域玩耍,但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车辆有盲区,孩子们身材本来就矮小,特别是蹲坐在地上的时候,起步和转弯的车辆驾驶人很难看到,从而发生危险。

小朋友们尽量不要在车辆周围或车辆可能行经的区域玩耍逗留。
乘车时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乘车时千万不要把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不满12岁骑车上路

小朋友如果不满12周岁的话,不可以骑车上路。
骑车带孩子离大货车过近
家长如果骑车带孩子出行,难免会碰上大货车。对于大货车有两个危险点:
一是盲区,大货车车体越大,盲区也越大,驾驶人很难发现盲区中的骑车人。
二是内轮差,即在大货车转弯过程中,前轮和后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形成内轮差。如果骑行时离大货车很近,即使避过了前轮,也有可能无法避开后轮,从而造成危险。

当感知有大货车临近时,要尽量远离,保持2米以上的横向距离,避免长期并行;如果发现大货车右转弯,要立即停下,向远离它的方向避让。
将孩子单独留在或遗忘在车内
近年来,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造成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但仍有许多粗心的家长把孩子留在或遗忘在车内。从伤害表现上来看,由于车内温度快速升高、车辆空间狭小且密闭,孩子极有可能因热射病或窒息而导致死亡。
在一辆封闭车内,仅仅15分钟,就可以让一个孩子大脑和肾脏遭到损伤。当体温达到40度,孩子的体内器官就会停止运行;体温达到41.6度时,就可以导致车内孩子死亡。

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或遗忘在车内!
怀抱孩子或让孩子坐副驾驶座
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独自坐在汽车后座无法保证安全,不如坐在副驾驶座上或者自己抱着。而很多孩子也因副驾驶视野更开阔,选择副驾驶座乘车。
但是,孩子无论独自乘坐,还是被家长怀抱坐在副驾驶座上,都无法抵挡急刹车时的惯性作用,容易与挡风玻璃碰撞或直接飞出车外。若是乘坐配备安全气囊的汽车,安全气囊打开的瞬间速度可以达到320公里/小时,产生的碰撞力可高达180公斤,孩子也无法承受。

乘车时让孩子坐在后排位置,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筐中

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筐中。
过马路时放任孩子跑动
孩子对道路情况的分辨能力较弱,又天生好动。家长带孩子出行时,如果不看顾好孩子,放任孩子在道路上跑动,就很可能发生危险。

过马路时一定要牵着孩子的手;对于低龄、好动的孩子,应当握住孩子的手腕。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
再次提醒家长(监护人)
关注儿童交通安全关键细节
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和行为养成
增强儿童交通安全意识
守护儿童出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