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汕尾市城区东涌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正式成立,将有力促进城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作为汕尾市城区农业基础较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迅速、环境交通较为便利的农业大镇,东涌现有凤山红灯笼荔枝、金傲芬无花果、红铃水果木瓜、金百甜玉米、宝楼姜等种植基地优势。东涌镇农合联共有55名会员,包括该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和个人,农合联建成后将在发展平台、技术支持、生产服务和融资担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东涌镇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和发展,实现为农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会上听取东涌镇农合联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汕尾市城区东涌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东涌镇农合联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领导机构,其中东涌镇副镇长王海平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东涌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庄雄当选为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长。
东涌镇农合联如何聚集合作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会员共同发展合作经济,开创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海平表示,农合联作为东涌镇农民合作经济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配套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组织体系,积极吸纳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家等各类资源入会,将其转化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要发挥农合联引领带动效能,聚焦人才培养,通过深入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加强合作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要发挥农合联联农助农作用,整合涉农资源实现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合作、大联合,共同发展。
东涌镇农合联怎么合,联什么?东涌镇镇长陆海声提出,要联动整合为农服务的各项资源,让小农户、小组织和小主体通过农合联大平台,获得更多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引导农合联会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资金、人力和市场等资源优势,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作战”。要挖掘潜力,进一步挖掘农合联的组织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推动智慧型农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具有东涌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要上下联动,强化政策与金融之间联动作用,探索社员与金融机构对接机制,有效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为三农发展贡献力量。
为什么要成立市、区、镇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农合联的目的意义又是什么?区供销合作联社主任陈宏开表示,农合联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农民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农情民意和服务需求的有效渠道,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综合平台。随着组织的完善,以及宣传的加强,广大农民在生产、流通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成为党委政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参谋和助手。镇农合联的成立有利于强化服务,发挥主体作用,并以此打造“菜篮子”、“果盘子”基地,推动农资农技和金融服务下沉,助推东涌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