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法库县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仅55个。荣誉来之不易,这与该县大力培育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分不开的。据悉,该县通过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打造,实现多方利益共赢,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017年畜牧业工作要点》强调,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强化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推进加工与养殖环节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牧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发展收益。基于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可通过其大力培育,推进现代畜牧业向“三化”迈进。
一是力推畜牧产业“规模化”。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现代畜牧产业园、畜牧优势产区、生态种养结合区、农牧交错带、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建设,促进畜牧业合理布局、科学生产。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农牧民发展规模养殖,创新生产托管、专家在线、电商销售等服务方式,实现“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销路有保障”,提升现代畜牧全产业链规模效益。
二是力争利益分享“最大化”。努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牧民在订单养殖、劳务报酬、利润返还,以及草场、畜禽、扶贫资金入股“保底+分红”等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真正参与和受益,共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成果。政府通过扶持资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同时,还提升其带动农牧民致富能力,让更多从业者共享政策红利的长效机制。
三是力促融合发展“多元化”。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农牧民以劳力、草场、林地、畜禽为纽带,探索多种渠道的协作和结盟,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休闲体验等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合作联社,以及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取暖、携手共进,积极打造畜牧业协会、科技创新联盟等产业化联合体。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