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鞭炮照样过节”
委员建议大中城市禁放花炮,但有委员认为可限放,不可一刀切
两会观
烟花爆竹究竟应不应该禁放?今年两会上,这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辽宁省凤城市副主委陈德认为,燃放烟花作为传统民俗,不能搞一刀切。但全国政协委员、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立成提交提案称,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火情、人员伤亡及噪音污染等影响,应该全面禁止。本报记者 汤旸 王荟
应不应该全面禁止燃放烟花?
禁放派
传统文化成陋俗就该唾弃
宗立成认为,燃放鞭炮已经成为了一种不文明的习俗,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并不是传统的东西就不能改,就一定要保留,“放鞭炮这种充满环境暴力和文化暴力、带来无穷祸害、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陋俗,必将被现代文明所唾弃。”
“不放鞭炮,照样可以过春节。”宗立成说,大家可以吃团圆饭,看电影电视。为此,他建议政府移风易俗,大中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引导公民文明过节。
限放派
可限时限地由政府统一放
陈德认为,过年燃放烟花能体现年味,但以前过年放的都是小鞭小炮,现在都是大鞭炮,威力惊人。“所以既不能禁放,也不能全放开,而是应该限放。”他说,任何事物都有负面的影响,我们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把燃放烟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化解。
陈德建议,限定燃放时间和区域,由政府统一燃放烟花爆竹,既有年味,也能保证燃放的安全性。
古建文物周边做好防护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也认为,燃放可以,但是还是要规定,市内燃放小的,那些比较大的,比如礼花弹之类的,最好在五环之外的郊区放。小炮仗一般失火的可能性小,大爆竹出事的几率大,还是应该控制好。同时,古建文物周边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严禁燃放。
(责任编辑:谭思嘉)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