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平价商店”这一从惠州开始的新生事物在我省多个城市迅速成长壮大,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汪洋、原省长黄华华、代省长朱小丹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亲临平价商店视察指导;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
随着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平价商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10月底,全省建成平价商店1478家。其中依托供销系统336家、超市488家、农业生产企业356家、粮食企业145家、其他153家。建设数量达到100家以上的有茂名、湛江、深圳等市。
流动平价商店的蔬菜质优价廉,不少品种降幅达到了30%以上,最高的品种甚至超过了40%。深圳市副市长唐杰介绍,目前,整个深圳日常消费的80%以上的农产品,以及供应香港的90%以上的农副产品,都是在海吉星物流园区进行交易。通过与其合作建设流动平价商店,可以利用后者在农产品集中采购等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这些流动平价商店售卖点并不需要向其他固定铺面那样缴纳房租、水电等,这也降低了经营成本。
“另外,跟中央大厨房这种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公司合作建立流动平价商店,还可以确保食品安全。”唐杰说,除了保证平价,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也是平价商店建设的一大重点。
采取连锁经营等运作模式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惠州了解到,作为最早开始平价商店建设的惠州,主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连锁平价商店。利用平价商店这一平台,惠州市多次解决了节假日农产品价格的“习惯性上涨”。
惠州市物价局局长郑秀红表示,如果平价商店加盟者不能利用“产销对接”、“连锁经营”等运作模式来降低成本,仅仅依靠政府的补贴,那根本做不长久。平价商店建设要遵循市场规律,物价局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补贴非常谨慎。只在统一装潢、店面租金等方面进行适当补贴,对菜价的直接补贴只有在平价商店执行政府价格调控任务时,才按“先控后补”原则进行适当补贴。据惠州市物价局调查,如果政府投入10万元到平价商店,一般都会在市场上取得40万元以上的让利。
加强平价商店考核有进有出
为了规范管理运营,惠州、湛江、中山等市还在实践中摸索制订出一系列关于规范运作平价商店的制度文件,如《平价商店管理制度》、《平价商店管理考核办法》等。
记者查阅惠州市《平价商店管理考核办法》发现,惠州每年都会由物价部门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考核小组,对平价商店履行责任义务情况进行考核。定期考核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和价格监测对比进行评扣分,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平价商店等级。评定为一级的平价商店授予“平价商店示范店”称号,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经营平价商店资格。近日,就有6家平价商店因管理不规范、经营品种、平价专区的面积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被惠州市物价局取消资格。
降低物流和店铺运营成本
市场需要政府参与弥补不足
■专家观点
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表示,随着平价商店数量的增加,要对平价商店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对不认真履行稳价惠民义务,或经营管理较差、无法承担责任义务的平价商店建立退出机制。
中山大学付春光副教授评价说,平价商店既符合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和民意。通过平价商店进行价格调控和市场引导体现了当下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林吉双教授指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平价商店稳价惠民利企的效果明显, 是一种创新,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是走回计划经济。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教授也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政府和市场是互相补充的关系。由于市场还不健全,需要政府的参与来增进市场,弥补市场不足。对于这样有惠民作用的政策,应该不怕争议,坚持做下去。
“深圳流动平价商店开创了超大型城市农副产品保供稳价的新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充分肯定,下一步将在全国推广。”孙庆奇透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