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方案》(粤办函〔2024〕75号)有关要求,经综合评估,市供销社指导陆丰市积极参与试点县申报,经过“推荐、合规性审查、资料评审、答辩评审”等环节,8月25日,经省供销社党组审议、省政府批准同意,确定将陆丰市列入12个“社村”合作试点县(市、区)之一。试点为期3年,项目总值拟约1.6亿元,其中省财政配套资金4800万元作为村集体的股份入股陆丰“社村”合作试点运营公司,股比30%,以每年1600万元分三期注入。
市供销社将指导陆丰市在点、线、面3个维度推进“社村”合作试点开展:
在“点”上,新建2个农综站和50个“社村”合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村。一是新建2个年营收力争达2000万元以上镇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在南塘供销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潭西、碣石再规划建设2个乡镇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发挥“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平台作用,承接“社村”合作运营公司经营服务向基层延伸。到2026年,2个镇级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年营收力争达2000万元以上;二是打造5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年均力争达到50万元以上的“社村”合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根据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村集体经济基础条件、以水稻和甘薯为主要产业,当地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有产业服务需求为条件吸纳不少于50个村集体成立村集体持股平台入股县域“社村”合作运营公司。到2026年,供销合作社带动参与“社村”合作的5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50万元以上。实现供销社和村集体、农民合作共赢的经济目标。
在“面”上,打造丝苗米和甘薯两大产业的提质增效。一是打造丝苗米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实行“股票田”改革模式、建立绿色农资直供配送体系、健全完善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布局建设、加强本地丝苗米品牌培育和推广等举措,打响陆丰丝苗米品牌,力争2026年进入广东粮食名优产品目录,形成品牌效应;二是实施甘薯产业提质升级行动。通过建设陆丰市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完善农产品田头冷链设施、联结省供销社农产品公司打通甘薯产业流通渠道、引进优质甘薯加工企业等举措,到2026年底,将陆丰甘薯基地打造成为粤东片区甘薯品牌中心、种苗中心、研发中心、生产核心。
在“线”上,打造“龙头企业+村集体+社集体”的省地共建模式夯实农村经济综合改革的基础。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社集体”模式组建县域“社村”合作运营公司,按照项目内容开展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将陆丰供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改组为陆丰市“社村”合作运营公司,改组后运营公司股东仅限于天禾农资公司、村集体持股平台和供销社持股平台,运营公司的总股本为1.6亿元。其中天禾农资公司持股55%,村集体持股平台持股30%,供销社持股平台持股15%。县域运营公司接受“社村联”的管理和指导,承接“社村联”制定的涉农项目,通过项目为村集体及“社村”联合会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承接各项涉农政策性项目。
通过试点促进陆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缓解我市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打出水稻、甘薯2张优质农产品名牌,在推进我市乡村振兴,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做出亮眼成绩。探索构建县域主导、连镇带村、协同联动、治理高效的“社村”合作运行机制和持续稳定的助农增收运行机制,在推进经济壮大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村”合作经验,推动陆丰农业产业升级、“社村”共建提档增效,在12个试点县中出彩出圈、争取成为标杆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