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出席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280名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了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各个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总结工作全面到位,部署新一年市政协工作目标明确,为推动政协事业迈上新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他们还结合各自实际,围绕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谋发展良策。
委员彭浩表示,2022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市政协坚持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履职重点,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为汕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新的一年,市政协要加强委员学习培训,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为汕尾高质量发展献良策。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旅游市场回暖向好,我市要持续用好红色革命资源,让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央企项目、高科技企业落户汕尾。
在认真聆听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提案工作报告后,委员彭惠绿说,报告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催人奋进,提案工作报告数据翔实,提案多、质量好。在过去不平凡的一年里,市政协在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双向发力,谋创新之举,献务实之策,高质量服务汕尾发展大局,成效显著,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市政协的担当和作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我市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对新时代政协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政协委员,接下来,她将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市委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建言献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汕尾新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委员刘定发认为,报告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谋划了2023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充分展现了市政协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谋事、认真干事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具有高度和深度、求真务实的好报告。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科技界的一名政协委员,他建议政协要组织委员发挥其自身优势,助推打好乡情牌,在招才引智上下功夫,开通汕尾籍人才、海归人才回乡创业“绿色通道”,重点针对汕尾籍的科技专家、企业家,通过兼职、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投资项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返回汕尾创新创业,从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汕尾市的招才引智模式,为汕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委员黄保欣说,报告客观务实,充分总结过去一年政协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提出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催人奋进。他认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短板在农业农村,建议要更加关注“三农”领域,凝聚力量,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要在守牢粮食安全和返贫防线上持续发力,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强脱贫户动态监测。二要在推动农业产业扩能和提质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集聚发展格局,发展品牌农业。三要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上持续发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研发自主产权新品种。四要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治理上持续发力,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五要在推动农村改革和稳定上持续发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委员唐本田表示,报告内容丰富全面,工作安排目标明确,工作成效令人深受鼓舞。他建议市政协要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深入调研,助力招商引资,引导广大委员回乡置业。同时 ,他希望政府进一步建立完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政策和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培育和发展工业设计产业,让产业与人才相辅相成,助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委员李汉勇表示,市政协在去年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展现出一系列工作亮点。他建议,要进一步深耕“2+2”协商平台,充分发挥政协优势,聚焦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建设、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等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汕尾人经济”转化为“汕尾经济”,奋力讲好汕尾故事,为汕尾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记者:陈思明 邓良琼 许楚璇 周禹韬 陈伟源 陈茂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