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聚焦汕尾两会·云采访】谢锐潜:实现乡村振兴,要重视做好“稳、调、改、补、建”五篇文章
  • 2020-05-18 09:55
  • 来源: 汕尾手机台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谢锐潜 市人大代表 陆河县农业农村局 党组书记 局长

  我是谢锐潜,陆河代表团的代表。今天,我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即将隆重开幕,此时此刻,我特别激动,也非常期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加快“融湾强带”、谋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作为基层农业战线的一名人大代表,我更加关注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和乡村振兴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必胜信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继提出了“当好‘店小二’,深化‘三服务’”“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五城联创”以及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新举措。结合汕尾的现状,张晓强书记提出了“突围七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对汕尾实现裂变式快速发展很让人期待。

  农村是一个大区域,农业是一个大产业,农民是一个大群体。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目前,我市农村民生短板依然突出,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产业兴旺有待推进,美丽经济发展仍有瓶颈等问题。面对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期待这次人大会议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新的定位。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们也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勇于担当起组织的重托、时代的重任、群众的期望,敢于向问题矛盾叫板,向沉疴痼疾开刀,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和弱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要重视做好“稳、调、改、补、建”五篇文章。

  “稳”。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农民就业、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

  “调”。就是要把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好,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好,培植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鼓励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公司做精做大做强,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改”。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产品变商品的“四变”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补”。就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共享发展基础。特别是要补齐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农村旅游等方面的短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跨越。

  “建”。就是要建设文明、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乡村,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规划设计先行,多规合一,合理编制,切合实际,确保可操作能落地;持续抓农村环境整治,落实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着力打造全国最干净最整洁地区(村庄);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建设、管理、维护到位;抓好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建设。以打造一批美丽乡村,以点带面、连点串线、串点成景,变“盆景”为风景,形成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