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木棠 市政协委员
2003年非典肺炎疫情在广东、北京多地暴发;2020年初,新冠肺炎首先在武汉暴发,随后疫情快速在全国蔓延,多地一度“停摆”。各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有教训也有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取“小汤山”模式加强救治工作力度。
湖北在非常紧急、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特急建设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和多个方舱医院。吉林传染病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临时防疫病区(应急救治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郑州岐伯山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等等,已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
武汉的教训是惨痛的,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汕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预防新冠肺炎相关工作有力,防控到位。截至2020年3月2日累计确诊病例仅仅5人、无死亡病例。
有害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一直存在,它能在2003、2020年爆发,也能在大家还没提防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爆发。如何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治,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
汕尾市现有360多万人口,35家医院,三甲医院仅1家,如突发严重性传染病,医疗资源将严重不足。汕尾“小汤山”医院有必需规划,晚建不如早建。
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建议参照2003年非典时期的北京小汤山医院、2020年新冠肺炎防治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模式,在汕尾选址一处靠山、人口稀少、与中心城区有一定间距的交通便利之地,高标准规划、建设汕尾“小汤山”医院,初步规模约300张床位,并留有一定的加建用地。
建议该医院规划布局包括:传染病专科、结核病专科、爆发烈性疾病专科、地方病等小综合病种专科,救援中心、科研和教学区、员工居住生活区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汕尾市以“小综合、大专科、强防治、应突发”为特点,集综合、消化道与呼吸道、接触性与非接触、暴发性等病种专科特点,以精细诊疗为主、综合诊疗为辅,防治、救援、应急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医疗防治中心。
建议该医院的规划、建设,注重平战结合,平时注重医生护士能力培养与培训,注重医疗系统硬软件综合能力的系统优化与综合提升,战时则招之能战、战之能胜。
如果突发疫情,该医院将能第一时间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集中收治、集中隔离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遏制疫情,减少传播风险,同时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为汕尾市传染病的防治做好医疗资源储备。不仅一定程度缓解床位难题,更可实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做到应收尽收,从而进一步防止疫情蔓延。无疫情期间,该医院将继续为汕尾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以人为本。建议借国家相关医疗政策,统筹规划,并大力争取国家、省部委的支持,在该院区引进高水平团队,如钟南山院士医疗、教学、研究团队,启动该院为汕尾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培训医院,进一步加大汕尾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建议规划建设汕尾“小汤山”医院,一期建设规模300张床位(选址、规划设计时预留后期加扩建用地)。此项目是汕尾市传染病危机处理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将为汕尾市人民打造强有力的公共卫生保障核心,将为汕尾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