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在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
汕尾日报记者 施辰亮 摄
5月18日,政协委员们分组讨论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个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纲挈领、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目标任务明确,振奋人心,凝聚共识。
何自强委员表示,报告内容全面,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我市过去一年取得的好成绩,在社会经济发展、市容市貌改善、“创文创卫”工作、拆违建和治理三轮车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新任领导班子工作成效显著,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方面上实现了“病例清零、零院感、零死亡、零境外输入”目标,同时一季度经济发展也实现了开门红,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双丰收。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目标定位高,重点部署了十方面的工作,“三大行动”“五城联创”等工作切合我市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市基层基础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江文填委员表示,打响城市品牌需要全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全员行动。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增强“店小二”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加强城市形象对外宣传,打响汕尾城市品牌。汕尾海岸线绵长,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做好海洋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钟华委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微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建议市政府组织专题研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汕尾的红色产业布局已初显雏形,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重视后续运营管理,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要紧抓省委、省政府把汕尾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等机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释耀智委员表示,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底蕴深厚,但对外宣传力度还不够,城市形象还有待提升,建议加强我市城市形象的正面宣传,提高我市对外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我市旅游资源的挖掘,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彭伟翔委员表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建议首先要打好教育之基,出台更多政策留住更多教育人才,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全心全意钻研教学;要补齐教育短板,加大对公办教育的投入,让教育资源尽可能达到平衡。
蔡楚君委员、刘平委员表示,建议探索打造示范夜市街和网红打卡点,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圈,培育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提高城市人气和魅力,吸引外来游客,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杜绝乱摆卖的问题。
余海平委员表示,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一环,要加大对本地文化的扶持,点对点培养本地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传承好汕尾本地特色文化。(记者 赖琳琳 邓良琼 黄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