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小女孩、为渔民免费发放救生衣、为全区所有居民免费发放和安装烟感器……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按照“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口,精准施策为民服务解难题,以主题教育开展取得的成效促进各项中心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多措并举,土地收储成绩喜人
红海湾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特色使该区收获了多方赞誉,发展潜力巨大。该区许多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家乡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好。为积极主动回应当地群众求发展盼发展的迫切心愿,该区党工委把土地收储工作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重点,举全区之力推进土地收储工作。
该区专门成立土地收储工作领导小组,区领导班子成员分点包村包干,以街道为主体,结合实际捆绑区直部门驻点包干,实行领导责任制与目标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该区根据土地收储任务拟定工作方案,主动与市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对接,合法合理对收储的相关土地进行补偿,确保土地收储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有效。
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该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通过“小手拉大手”、派发《致党员干部群众的承诺书》等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征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宣传土地收储是红海湾开发区振兴发展的迫切需要。该区还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土地收储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征地纠纷,并成立情报专班,紧盯社情民意,加强相关信息收集研判,做到“零投诉”、“零上访”。
据统计,该区现已全面完成了推动多年的遮浪街道田寮湖片区4500多亩的土地收储任务,同时仅用十几天时间便完成了东部水质净化厂项目征地工作。 目前,遮浪街道红山仔片区2293亩土地收储工作正在顺利快速推进中。土地收储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为接下来的大项目落地、发展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实地调研,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该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村民反映遮浪街道施公寮村和长沟村存在党群服务中心道路无硬底化,导致群众办事不便、交通安全存在隐患。该区和遮浪街道将此问题列入立行立改整改落实清单,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约50万元进行硬底化建设,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入户排查中,工作人员了解到田墘街道石新村过洋埔自然村的11岁女孩何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广州专业医院评估预计需要30万元手术费用,手术成功率仅有50%。由于该女孩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筹措到所需费用,因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而辍学在家。区、街道两级主题教育办立即组织专门力量,广泛发动各方筹措治疗费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何某被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如今已痊愈并重返校园。
该区紧盯群众急、愁、盼的问题,围绕“细”字找问题,突出“实”字抓整改。今年国庆节期间,该区在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结合实际,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发,主动为全区所有居民免费发放、安装烟感器,同时落实全区民宅住户配置消防安全“四小件”,打通逃生窗口,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问题导向,保障渔民出海安全
9月16日晚,该区渔政部门接报有渔民在出海生产期间失联,正在集中封闭学习的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要领导第一时间靠前指挥,部署救援行动。“群众的生命是首要大事”!该区相关职能部门收到命令后迎着2米多高的大浪连夜出海开展搜救行动,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当晚23时50分成功救起落水的2名渔民。渔民落水事件为该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事后,该区党工委结合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举办船主(船长)安全生产培训班,150多名船主(船长)参加培训;与渔民签订《渔船安全生产责任书》,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二是举办乡镇船舶安全生产培训暨渔业互保政策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对休闲渔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非法船舶载客清理整治,有效排除了海上交通运输安全隐患。为防范此类安全事故再发生,该区还为渔民免费发放约1000件救生衣,确保渔民海上作业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以上这些仅是红海湾开发区主题教育成果落地见效的几个缩影。在主题教育的洗礼下,该区广大党员干部牢牢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为民服务解难题,尽心尽力为民服务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汕尾日报记者 黄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