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本领,善作善为,是新时代“店小二”精神的一种重要特质。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要当好新时代汕尾的“店小二”,就应当努力强本领善作为,切实以优质服务推动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强本领,是党中央近年来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一个内在要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在推进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要服务好企业、基层和群众,就必须以学益智,以智增才,以才强能,练就硬本领真功夫。
如何增强本领?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新时期的“店小二”不能仅满足于打杂跑腿,而应该是一个“武林高手”,不懂“十八般武艺”、没有“看家本领”是不行的。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够高,知识结构与理论水平不够强,工作方式方法也比较落后,却又不思进取,未能与时俱进;有的党员干部口口声声说要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却没有真本领真能力,关键时刻显得力不从心,被动而为,这必然是办不好事情的。因此,根据汕尾的实际,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企业、基层和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强”字下功夫,努力练好这几个方面的本领:
一要增强精准执行与落实上级政策的本领。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各项为民利民惠民政策,为谋企业、基层和群众之利,解企业、基层和群众之忧创造条件,切实为企业、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二要增强走进矛盾化解纠纷的本领。要定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细心关切企业、基层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矛盾,及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化解,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尽力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要增强网络问政与网络服务的本领。要利用网络宣传媒介和信息平台,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增强党和政府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采取“网络问政”与“网络服务”,运用网络语言和灵活的沟通方式与网民进行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及时协调和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四要增强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本领。要始终坚持学习,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思维、掌握新方法,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创新与实际运用能力;要以“打虎上山、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和“越是艰险越先前”的担当精神,深入实际,大兴调研,更好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强化协调统筹的能力,强化善于突破的能力,从而增强抓落实的能力。
有了扎扎实实的本领,更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需要善作善为!
所谓善作善为,就是既要善于做事,又要善于作为,善于成事,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并强调,“要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要当好新时代的“店小二”,不能“虎头蛇尾”,而是要善作善为。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在其位却不谋其政,遇到群众提出诉求就推辞或回避;有些人面对名利又争又抢,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还有些人只停留在增强本领上,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干,不善作善为,这其实是淡了初心,忘了使命,无法把“店小二”精神落到实处,是当不好新时代“店小二”的。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面对企业、基层和群众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要重点落在“善”,在“善”字下功夫。一要积极而为,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把“店小二”的劲头迸发出来,把“店小二”的热情激发出来,拿出只争朝夕的不懈干劲,有事就办,雷厉风行,不拖沓,不敷衍,将每一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二要打好“组合拳”,以成效论英雄。要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地生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基层和群众关切的问题,落实责任,建立起与企业、基层和群众精准对接的长效机制,自觉用实干实绩实效来检验自己的“店小二”服务水平,始终用企业、基层和群众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满不满意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效,改正我们的不足,发扬我们的优点。古人也说得好,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谁服务得好,服务得出实效,谁就是英雄,就能树立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要很好地疏通企业、基层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我们天天念叨的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说白了,就是要办好企业、基层和群众关心的事,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所以,我们要找准企业、基层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彻底摒弃“吃、拿、卡、要”的不良行为,从根本上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让周到服务、优质服务全覆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努力打造阳光、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
近期,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坚持简化办事程序、实施一站式审批、跟踪式服务等,积极帮助企业、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在防控疫情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做出了成绩,这不正是“店小二”优质服务的真实写照吗?我们把小事做好,把实事做实,时刻关切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情怀!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应该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把工作着力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始终不渝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从而凝聚起“同圆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