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彭伟栋
洪笳荣 苏婉莹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各级党员干部要努力当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店小二”,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店小二”精神。如何当好新时代服务人民的“店小二”,成了我市党政机关、职能部门人士及各界群众热议的话题。
“店小二”服务精神,让我市各界人士看到了什么新气象?“店小二”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对我市工作有何促进作用?该如何激发干部当好“店小二”的斗志?对此,记者采访各行各业的人士,倾听他们对如何弘扬“店小二”精神的见解和期许。
基层:角色认知明确,服务意识强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基层干部接触群众距离最近,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基层干部是否具有明确的角色认知和强烈的“店小二”服务意识,直接关系着当地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华侨管理区组织人社局邱丽玲表示,党员干部应扎根基层,多站在企业、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工作,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理好,不断增强“店小二”式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要精“准”服务,深入群众、企业之间调研,瞄准关键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服务窗口单位是“零距离”接触群众的重要“桥梁”。在窗口单位服务的党员干部,尤其要当好“店小二”,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群众满意了,就说明政府的工作到位了。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甘美君认为,当好新时期的“店小二”,其实质是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新举措。无论是检察机关还是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有当“店小二”的意识,更要有实际行动。在做出对应服务之前,要深入调研了解,只有懂得“客户”的需求,才能提供很好的“产品”以及服务。行政职能部门方面,则要适当放权,理顺行政职能,简化审批手续,真正做到便民快捷。
海丰县科工局负责人曾诗贤说,“店小二”式服务就是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始终抱持着“服务”之心。海丰县立足县域产业现状,开展精准化、产业化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落户,职能部门应在做到早部署、强服务的同时,施行政策扶持,比如海丰出台的规上工业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根据《海丰县大力加快培育发展“四上”企业工作方案》,加强对筛选出的28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做好指导、服务。
海丰县海城镇委书记吴清瑜觉得,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在于牢固树立“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做到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踪服务,对于遇到的问题,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协同解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全面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普及“粤省事”“粤商通”等移动应用,促进企业办事便利化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当好“店小二”。同时深化政务整治正风肃纪行动,着力整治“中梗阻”“下梗阻”问题,真正让企业、群众办事省时、省心、省力、省钱。
群众:大家满意,“店小二”才算当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岗位是职责,满意是标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以“店小二”的姿态和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华侨管理区豪哥生态农业种养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惠婵说,“店小二”就是要笑脸迎人,为顾客端茶倒水,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就应该多到企业去了解情况,看看企业的需求,对准“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例如对销售农产品的企业,真正做到出谋献策,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侨区做得比较好,为广大农户解决了红杨桃“滞销”问题,真正以“店小二”式服务温暖群众的心。希望全市党员干部要切实弘扬“店小二”精神,将工作做得更好!
汕尾市美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鸿表示,随着政府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措施的落实,不少企业在政策贷款、抗疫物资、接回外地员工复工等方面得到了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但仍面临不少困难。他建议,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契机,引导企业在危机中突围,特别要全面落实市政府提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30条措施,保障企业稳步发展。二是切实帮助解决企业资金链的困难,指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贷款力度,尤其在免抵押、信用抵押、担保抵押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帮助企业解决长期以来招工难的问题,主要是做好本地就业青年立足本地就业思想,科学处理好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四是希望继续做好“店小二”服务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满工满产做好保障工作。
我市知名网友“王者归来”认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为企业服务的“店小二”理念,既是公共管理常识的回归,也是对我市的沉疴痼疾对症下药。我市政务作风等软环境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够亲民,“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群众对一些地方、窗口单位的政务印象不好。有些外地人听“汕”色变,怕来我市投资,也怕来这里工作和旅游。近年来,虽说形象有所改善,但问题仍不乐观。因此,以高标准、严要求党员干部当好“店小二”,十分必要。这不仅要靠自上而下的官方监督,关键还要发挥民间的监督力量,增强民众参与感。只有群众满意、企业满意了,“店小二”的角色才算当好。
各方建议:持之以恒,杜绝“一阵风”
为了保证企业“活下去、熬过去、闯过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发扬“店小二”精神,带头到企业调研,亲身履践“店小二”精神,助力广大企业度过疫情寒冬。对此,不少学者和媒体人纷纷发评论、提建议,希望汕尾广大党员干部能持之以恒发扬“店小二”精神,杜绝“一阵风”,不能“虎头蛇尾”,切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砥砺前行。
资深评论员练洪洋一针见血地说道,“店小二”不好当,不但要有决心,还要有智慧。当好“店小二”,姿态要放低、态度要和蔼、办事要认真,认真听企业家摆困难、说愿望,然后把职责范围的事务做到位,帮企业解忧、让企业满意,而不是前呼后拥的视察、居高临下的训话。当企业遇到困难,需要政府施以援手时,要主动靠前、全力扶持;当企业靠自己力量足以渡过难关时,政府要克制管理冲动,尽量减少干预行为,当好“守夜人”角色。
资深媒体人朱汉斌以为,所谓“店小二”式服务,就是“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作风带动行风,行风映射政风。好的政策需要“接力”干下去,最忌“一阵风”。希望汕尾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坚持做好“店小二”,转变工作作风,放下身段、沉到一线,扎实开展“暖企行动”,以细致周到的“店小二”式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要重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大力对不良现象进行问责,以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政务环境转好。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龚亚东建议,当好“店小二”,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更新人才观念,大胆使用各类人才。要把人才工作置于当前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做到“四不唯”,即不唯学历、资历、职称、年龄,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二是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应当尽快制定《汕尾市人才管理条例》,建设人才高地,使更多有志于来汕尾发展的人心情舒畅,投有所报。三是打好亲情牌,用真情实感吸引汕尾籍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掀起全民招商引资新热潮,形成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壮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