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记者 林 敏
通讯员 彭小辉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粤财普惠(汕尾)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财普惠汕尾担保”)党支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严格遵照粤财控股、广东再担保、汕尾投控的防疫援企工作要求,力抓疫情防控和援企惠企工作,积极构建政银担联盟,形成金融合力,为疫情防控谋实路、出实招、见实效,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恢复生产。
党旗飘扬
使命在肩“勇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该公司党支部高举党旗,突出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党员骨干疫情防控小组,主动谋划、积极筹备,带动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并组建党员骨干服务先锋队,采取轮岗和守岗方式,想尽办法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服务企业;同时,组织党员踊跃捐款,助力武汉抗疫。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该公司党支部始终贯彻粤财控股党委及广东再担保党委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展业的工作指示,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党员自觉向党支部靠拢,高质量落实好疫情防控值班执勤工作。员工们加班加点修订各类方案,确保服务企业各类措施举措及时发布。围绕服务政府中心工作,该公司配合出台了降低融资担保费率和相关补贴措施,帮助相关企业申报补贴;组织业务骨干迅速修订《疫情期间融资担保申请流程及指引》,简化手续和整理资料上报;配合多部门多次调研了解企业困难,共同商讨支持企业措施,为疫情期间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协同金融主管部门,协商开展银担批量合作模式,扩大服务企业受众面。
对接企业
跑腿当好“店小二”
该公司群策群力研究任务分工,区分方向建立工作小组对接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个体户。其中对接市财政、工信、农村农业、金融工作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小组,积极联动“粤商通”应诉平台,重点了解企业对口罩、体温测量器、药品等防疫物资需求,关注疫情防控“三必需”“米袋子”和“菜篮子”相关企业。自2月10日以来,该公司党支部整合资源力量,统筹编配多个小组,分头分片走访我市三县两区的企业,在山间地头、种植现场、厂区等地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截止3月底,共走访企业100多家,详细调查企业60多家,收集各类资料1200多份,为服务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该公司党支部还及时制订出台“快、降、调、接”4大硬核举措,全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一是开通绿色通道,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简化流程,快速提供担保服务,为“三必需”“米袋子”“菜篮子”相关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二是落实降费申补,从2020年2月2日起到6月末,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及行业,下降担保费率至1%/年,帮助企业申报费用补贴。疫情期间该公司主动下降担保费率至年化1%,截至目前共优惠担保费达17.85万元。目前抓紧为12户企业申请26.3万元担保费补贴。三是调整企业还款计划,协同银行合理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等有效措施,共为7家企业调整还款计划,为1家展期,涉及金额达1400万元。四是引接国家、省级担保基金及市中小企风险补偿金,增面扩贷扶持实体企业,共为22家企业放大扶持规模。
共渡难关
当好复工“好帮手”
该公司通过优化流程,并行作业,实现了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确保在3日内完成融资担保、应急周转保障资金审批流程。
2月20日,该公司接到市农业农村局召集速令,我市某米业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储粮缺资、紧急待援。该公司党支部研究情况后,立即协同银行第一时间紧随市农业农村局,到企业中开展现场办公,组织专项工作小组,与该企业保持随时沟通联络,并深入现场尽调。一次性为企业办好相关合同面签手续,为其快速放款300万元,该笔业务实现了三天放款,快速助力我市“米袋子”龙头企业纾困复产。
粤财普惠汕尾担保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汕尾投控等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服务地方经济的政策性效应日益显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受疫情影响的30多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金额达5000多万元,助力部分企业渡过难关。
创新服务
迅速出台“新办法”
该公司党支部结合业务实际,积极创新批量快贷、银担快联动和“零见面”电子保函业务服务防疫抗疫,取得了业务突破。该公司想方设法快速支持抗疫企业,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连续两天会同广东再担保专家研究会商,出台了“抗疫快贷”措施,推出小微企业批量“抗疫贷”特色融资担保产品,并优化审批流程,与银行同步作业,快速通过支持企业快担方案。同时,主动联系对接3家银行渠道,扩展三个县区合作面,以点带面推动银担共建“快联动”,提高支持企业融资时效。此外,该公司在我市首推“电子保函”。3月23日,随着首单电子投标保函落地,在我市启动了“互联网+普惠金融”便民惠企服务,创新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电子交易”运作模式全程打造“零见面”一站式便利化服务,有效减轻企业资金负担,落实企业少跑腿,极大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该公司接下来将积极引接粤财控股综合金融平台资源,依托风险控制优势,凝聚政银担合力,当好金融“店小二”,下好普惠“及时雨”,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复工纾困,奋力为我市“融湾强带”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