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首期“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针对如何当好“店小二”,深化“三服务”,围绕加强我市政务环境建设话题,市政协委员们给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倾听和记录委员发言中的“干货”,会后迅速作出行动和回应,纷纷表示,开展“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活动,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党委、政府更全面地了解社情民意,不仅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让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也体现了党委、政府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
市人社局局长林献良说,我市成功举办首期“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很接地气,这是一项推动人社部门和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创新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政务营商环境。在他看来,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做好用工服务、人才服务、社保服务,就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疫情期间,市人社部门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企业用工保障7条”、2.0版“促进就业九条”等惠企暖企政策,组织开展“点对点”返汕返岗对接活动,分批组织技校学生提前到信利、比亚迪等企业顶岗实习,及时发动乡村招聘为陆丰海工基地明阳新能源公司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
据悉,2.0版“促进就业九条”除了贯彻落实省的政策外,还结合我市实际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将我市疫情防控扶持企业用工保障等措施融入其中。林献良介绍说:“比如,在第一条‘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第2项中修改增加了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非公企业新招用员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时间至省政府一级响应解除后三个月止’,这就把我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中的内容融合进去,体现了政策的有效衔接和延续性。”林献良表示,人社部门始终坚持“政协委员和企业有所呼,我们必有所应”,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扎实做好企业用工及人才保障服务,举办网络招聘系列活动,大力落实2.0版“促进就业九条”、社保阶段性减免等惠民惠企政策,不断降低企业成本,为推动“三大行动”、助力“五城联创”作出积极贡献。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好的政务环境就是竞争力,工信部门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优化营商环境责无旁贷。市工信局局长詹文杰认为,“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活动首期的主题是“当好‘店小二’,深化‘三服务’”,这为推动“项目双进”打好基础,真正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取得了很好效果。
就工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詹文杰说,一是全面增强服务企业意识,牢固树立“以企业为本”的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工作重心下移,服务窗口迁移,帮助企业解难题、破困境、办实事,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二是全力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全力开展“稳企业”专项行动、“5+N”产业集聚发展专项行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三是切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扩能增效、5G新基建等方面敢于担当、敢于协调、敢于牵头,提振“冲得上”的作风。
在推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落地方面,詹文杰说,该局将结合工信部门职能,主动认领,对照抓好工作落实。比如,针对委员提出的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的建议,工信部门已经牵头开展了市、县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截至6月30日,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已经走访企业738家次,共收集98家企业反映各类问题147个,已落实帮助解决问题108个。接下来,将继续落实“工业专班”服务,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服务全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全市领导干部在政策资源、部门工作资源、个人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保供、稳定用工、资金需求、产品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实现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