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汕尾 > 专题专栏 > 当好"店小二"大家谈
分享到:
做好“加减法” 当好“店小二”—— 我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1-03-18 10:51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前一天申请,第二天领证。 图为3月15日,汕尾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黄加青拿到了前一天提出申领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汕尾日报记者  孙实  摄

  “3月4日下午(周四)提交申办材料,8日(周一)就接到工作人员电话提醒,说可以拿证了,这样的服务很贴心,办事很高效,我要为汕尾点赞。”广东斯特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蔡义平用“惊喜”二字表达了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的心情。他原本心理预期是十天半个月才能办理成功,没想到,按照汕尾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的办事指引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到登记窗口跑了一趟,事情就完成了,从申请到领证只用了一个工作日。

  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间压缩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的红利之一。去年,我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践行数字政府“省市联建”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大数据中心汕尾分节点建设。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居粤东西北前列,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一窗”受理、99.5%网上可办,10类商事登记实现“秒批”,不动产登记实现全程网办,抵押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粤系列·汕尾版”指尖办理突破1300事项、实现“21个全省率先”,企业开办压缩至半天,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分别压缩至80个工作日、30个工作日。“粤政易”协同办公平台全面推广,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以简政放权释“放”新活力

  简政放权,就是减掉审批环节,转换政府职能,释放活力动力,赢得民心民意。

  下放一般登记及抵押登记审批权限;压缩申办材料,优化办事环节;向办事群众提供更为清晰明确的办事指引;推行“一证一码”模式;提供“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办事群众及企业可在申办不动产登记业务时自愿选择是否同时申办民生业务……从简政放权入手,通过“放管服”改革,我市不动产登记领域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大范围、深层次地优化了营商环境。

  在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方面,我市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审批流程,通过下放一般登记及抵押登记审批权限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审批环节由原来3个压缩为2个,自2020年3月起市区实现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截止至2020年9月底,全市各县(市、区)已落实一般登记、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的目标任务。

  据介绍,以前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要跑到住建、税务、不动产登记部门三个窗口申办,准备三套申办材料。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登记窗口,准备一套综合材料。办结时间也从原来三天压缩至一天,大大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办事时间。

  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根据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局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模式,在政务服务网汕尾市版块开通了网办渠道。群众在家或者企业在公司通过PC端就能便捷完成业务申办,切实让“数据”多跑腿,让办事企业、群众少跑腿。

  以数字赋能“跑”出加速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广东亿家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林振威动动手指,就在网上完成了提出行政许可申请、营业执照申领等步骤,随后来到登记窗口,用了二十几分钟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同时还收到了一份政策服务“大礼包”,里面囊括了涉及税收政策、人才引进相关支持政策以及企业亟需了解的产业扶持、金融扶持等信息。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纵深推动开办企业“智能化+便利化”,以数字赋能,让企业跑更少的路,办成更多的事。依托“广东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和汕尾“粤商通”企业开办APP,逐步完善“一网”“一窗”规范化建设,协调落实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一窗通取”专窗硬件设置及人员配置双到位,推动实现我市申请人线上线下申报企业开办,即可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专窗一次性免费领取含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务Ukey的“创业大礼包”。

  为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去年12月29日我市制定实施《汕尾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规定》,率先成为我省第一个实行全面放开商事主体住所申报的地级市,用“一纸承诺”代替“住所证明”,全力搬除我市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过程中“住所(经营场所)证明”这一最大的拦路石。

  此外,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开展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印章服务,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共免费为470家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1124枚,为企业节约成本18.92万元。

  以优化服务“升”出高效率

  3月15日,汕尾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黄加青拿到了公司一栋厂房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一天申请,第二天领证。黄加青感慨地说:“到了汕尾才知道,这里的办事效率已经可以媲美大城市了。”他表示,汕尾创新工作方法,推出快速审批举措,切实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大大缩短前期报建所需的时间,让工程得以快速落地建设,实现企业更快投产经营,也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及避免了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

  今年,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开展新一轮流程优化和改革深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汕尾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工作意见》,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的工作目标,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改革成效,真正做到让市场主体“省事、省时、省钱、省力”。

  自去年3月26日我市在全省率先上线“粤商通”汕尾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以来,“粤商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已上线全流程84个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审批进度查询、事项办理、材料补正、关键人员解锁等业务。市住建局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在产业园区试行“先建后验”模式,推动“粤商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建设,实行各阶段并联审批,极大优化审批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切实增强办事群众、企业获得感。

  据方直紫珑府项目经办人介绍,该项目一至三期三个审批事项就采取了并联审批模式,原需28个工作日完成的三个审批事项,采用了并联审批后,从递交材料到办结出证只用了2个工作日,大大提高审批效率。他表示,若按每天50万元建设经费来计算,将给企业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市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全国两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党史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结合起来,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充分利用数字政府改革成果,继续巩固和深化汕尾营商环境改革,从用户思维、群众企业办事切身感受出发,顺势推出汕尾营商一体化服务平台首批成果——“善美店小二”,让小程序发挥大作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良禽择木而栖”,优化营商环境,汕尾永远在路上。当前,汕尾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勇担使命、接续奋斗,发扬“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对自己做加法,向企业和群众做减法”的“店小二”服务精神、服务态度和服务机制,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更方便、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