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文/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华侨管理区党员干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理念,通过创新学习形式,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方式,高质量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少年参观区党史展览室,了解党的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创新形式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走心
记者在该区北坑村红四师指挥部遗址看到,党员干部纷纷到此瞻仰革命先烈,观看图文并茂的宣传栏、电子屏和展出的革命时期的水壶、镰刀、锄头等实物,聆听讲解员讲解革命历史。接着,广大干部职工围坐在榕树下,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干部表示,“通过实地学习到思想碰撞,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
实际上,这只是其中一个镜头而已。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区着力创新形式,确保学习教育“走心”不“走秀”:该区加强“指定书目”宣传学习,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征订《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理论书籍2000余册,引导全区634名党员全覆盖自主创新学习;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动北坑村红四师指挥部遗址修复保护和华侨抗日斗争纪念室建设,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个,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开展体验教学,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奋斗精神,铸牢为民初心;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活动40余场次,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立足侨区特色,以6大党建果园作为现场教学点,区委领导带头“下基层、进果园”,送“党课上门”,与广大普通党员一起,相互讲党史、话初心;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侨联、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开展“红色永传承 共铸中华魂”“党的女儿学党史、颂党恩”活动,全面引领群众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坚持宣传先行,在党政信息网、公众号等平台增设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专栏,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专项答题活动,坚持每日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引导党员干部把学党史作为每日必修课,在侨区微信公众号共推送相关报道及党史学习信息共120篇,阅读量超6000人次,滚动播放党史学习教育公益宣传片15000次,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学思践悟 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
记者在第三社区看到,该社区环境卫生整洁,在村头广场附近设置有葱郁的绿化带……时不时有党员志愿者巡查卫生情况,并在显眼处放置崭新的垃圾收集箱。据了解,该社区党员干部在村道发现红蚂蚁后,不顾炎热天气,马上放置药物,对其进行灭杀。同时,向过往群众宣传红蚂蚁的危害,希望群众提高警惕。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学党史,牢记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正所谓民生无小事,我们认真解决每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全心全意做好工作。”
该区坚持学思践悟,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区委坚持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将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如,区城乡建设和管理局谋划建设综合交通大会战项目9个,不断提高全区道路互联互通水平;区经济促进局落实“店小二”服务,培育华侨首家外贸出口企业,完成首笔12.6万美元外贸出口交易,实现全区外贸出口零的突破;区发展和财政局落实居民增收计划,创建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1个,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个,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区社会事务局深入实施殡葬改革,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免除骨灰寄放管理费,切实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区综合办公室完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2处,有力提高文体公共服务水平;侨兴街道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文明祭扫承诺书》,组织志愿者、网格员进村入户倡导文明祭祀,坚决遏制山火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