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汕尾 > 专题专栏 > 当好"店小二"大家谈
分享到:
服务持续优化 幸福触手可及—— 汕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大提升
  • 2021-09-09 11:05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自市民服务广场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来,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图为市民在人社政务服务业务区办理业务。

  汕尾日报记者 吴佳俊 摄

  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不用出门,就享受到“店小二”上门认证养老资格服务;市民服务广场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让群众不再遭遇“多地跑”等窘境;全市30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相继升级改造、深汕中心医院门诊运营、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开园、“厕所革命”完美落幕……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一个个公共服务圈渐渐成型,将群众的美好生活圈、幸福圈变得触手可及。

  这些片段,是我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多元化服务供给,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汕尾人民在家门口就好业、上好学、看好病、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昂然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夯实发展“硬基石”

  生活便捷了

  “现在在汕尾,看病就医便捷多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汕尾市第二小学就在我们‘家门口’,骑个电动车来回才五分钟。深汕中心医院门诊也运营了,我们不用跑到广州、深圳,就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样的生活,真好!”谈到汕尾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市民郑小姐高兴地说。

  为了让市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我市从解决群众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2020年以来,“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连续两年被列入汕尾市十件民生实事;华师附中汕尾学校小学部正式开学,形成十二年一贯制的培育模式;汕尾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今年9月份正式开学;全市第一所本科高校——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今年9月12日将迎来首批新生入学……教育惠民利好消息不断。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深汕中心医院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已争取到债券资金1.2亿元;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批复;汕尾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汕尾市5G智慧医院项目加快落地……一张纵向辐射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机构,横向涉及综合、妇女、儿童、中医、康复等专科的“健康汕尾”网络正加快形成。

  我市还通过“抓基础、促提升、寻突破”,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市已建成一批“三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初步形成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市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唱响“店小二”精神

  办事舒心了

  今年3月15日,汕尾天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黄加青拿到了公司一栋厂房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一天申请,第二天领证。黄加青感慨地说:“到了汕尾才知道,这里的政务服务水平,已经可以媲美大城市了。”他表示,汕尾唱响“店小二”精神,推出快速审批举措,让办事群众收获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公共服务见文明,细微周到传温情。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我市坚持以上率下,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一线工作法”,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努力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您好,港澳通行证可以到那边的24小时自助服务厅办理。”在市民服务广场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内,工作人员化身“店小二”,十分耐心地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解答。环顾四周,这里有配备手机充电插口的多功能沙发座椅、残疾人专用通道、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母婴室……从功能区域布局到便民设施布置,从贴心服务到工作人员形象,该中心充分强调“便民亲民”理念,不仅整体装饰温馨亲切,还提供免费复印、自助饮水、手机充电、便民雨伞等服务,最大程度方便前来办事的群众,让人感觉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我市还大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建立“路长制”“街长制”“巷长制”“楼长制”四长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机制。1.78万余名网格员当好“店小二”,下沉到全市4245个各级网格中,实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工作在网格内达标。

  培厚“数字化”沃土

  效能加速了

  日前,家住市区城南路的市民曾先生在散步时,发现城南路中段某商铺门前有一堆垃圾杂物没及时清理。他随即拍照发到“文明汕尾”微信公众号。不一会儿,该街道有关工作人员就“按图索骥”来到现场,对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

  这一问题的快速处置,得益于我市运用“互联网+”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赋能,搭建“大数据指挥中心”“创文力量快速反应平台”等线上指挥调度体系,积极开展线上监督,将发现的问题快速推送给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近年来,我市以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培厚“数字化”沃土,为群众、企业提供更多更优更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围绕建设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目标,我市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模式,用好“民情地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平安汕尾、法治汕尾建设。

  除了“治理管用”,“民情地图”还实现了“群众好用”。作为“民情地图”的群众端小程序,“善美村居”汇聚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等资源,为群众提供办事办证、金融贷款、交通出行、生活缴费、医疗健康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能够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以前办事,得在多地来回跑。如今,在手机上登录‘善美村居’小程序,就可以体验‘一站式’服务,还可通过‘我的意见’‘我的议事’‘我的投票’等栏目,在线反馈意见、参与议事、投票表决等,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到村(社区)的服务,实在是太方便了!”市民邓小姐如是说。

  随着创文工作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政务服务也得以越过高山,让城乡群众机会均等地享受越来越多更优的公共服务。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