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煌自担任陆丰市内湖镇西陂村第一书记以来,在内湖镇党委的领导和派出单位深圳市委外办党委指导下,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带领西陂村两委成员开展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发挥“指导、把关、督促、协调、服务”的作用,西陂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当地镇村的认可及群众的支持。
把党建作为首要任务
彭煌协调引进万科援建的西陂村党群服务中心。
农村党组织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而西陂村党组织建设基础薄弱,一直是个头疼的大问题。彭煌驻村后,把强化党建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积极推动村“两委”科学、合理换届改选,注重培养本村年青优秀党员作为村干部,努力打造一支能代表村民利益,讲团结、干实事的领导班子,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先后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在2017年换届选举后,实现了中青干部梯次搭配、合理配备。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组织生活,村委实行周一碰头会,完善每位干部值班制度及干部挂钩贫困户制度,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读书小组,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进行学习,结合读书小组学习活动,对照党章,进行自查检视剖析。着力规范村“两委”议事决策流程、推行制度上墙、党员亮相等措施,严格落实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完善各类活动场所,使村“两委”规范运作。
产业扶贫走上致富路
彭煌在西陂村植树留影。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彭煌通过多方协调,充分调研,紧紧依靠自己“娘家”这个坚强的后盾,以“公司+基地 +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投入12万元发展马铃薯产业,带动18户贫困户发展马铃薯种植;投入4.4万元进行农产品包装,通过汕尾移动岭南优品电商平台销售西陂番薯,提高村民收入。投入深圳财政帮扶资金7.6万元,采取公司+贫困户+基地的形式,带动21户贫困户种植了95亩优质水稻,并且通过电商平台和帮扶单位发动职工积极参与购买的形式销售,发展村农业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投入20万元资金建设西陂村委楼顶25KW光伏发电站,投入33万元资金在西陂菜市场楼顶建设66KW光伏发电站,两个光伏发电站每年可为村里带来6万元集体收入,每年所得收益一半用于贫困户脱贫,一半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投入66万元新建500平方米的西陂村菜市场,投入100万元入股甲子自来水厂项目,两个固定资产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9万元集体收入,每年所得收益一半用于贫困户脱贫,一半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此外,统筹省扶贫开发扶贫资金136.1万元用于资产收益类项目,投资陆丰产业园、甲子自来水厂和内湖自来水厂三个项目,每年保证百分之六的收益分给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发放奖补资金142.9万元,鼓励35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外出务工。
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彭煌深入贫困户了解情况。
脱贫奔康,关键是惠民。彭煌坚持把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作为“第一目标”,突出抓好热点民生问题,让政策落实更暖民心、惠民服务更贴民心。实现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就业54人,其中公益性岗位3人。除了落实补助资金帮助20户贫困户进行住房改造外,投入78万元资金进行住房改善工程,帮助19户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全面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帮助全村50户贫困户214人落实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帮助15户贫困户落实五保、低保政策;为1名无户籍贫困户人口落实户籍。为全村62名贫困户在校生申请教育补助;利用外办语言人才优势在西陂小学进行英语教学,向西陂小学赠送文具等各种助学慰问活动,同时外办积极联系深圳市致公党在西陂小学新建两所新型图书室。投入4.7万元资金开展救灾复产活动,帮助29户贫困户在台风受灾后开展救灾复产;投入5.6万元资金开展“暖冬行动”、医疗救助等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关系着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是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不再返贫的重要保障。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彭煌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与生活环境的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原村委楼破旧不堪无法为村民服务的情况,深圳外办主动联系深圳万科帮助西陂村新建二层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提升西陂村公共服务水平。投入20万元资金制定了村规章制度牌、宣传栏、购置了办公设备。投入25万元资金对西陂村赤卜头村组的200米长的进村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解决“行路难”问题。投入14.12万元,帮助西陂自然村和赤卜头自然村安装33盏LED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投入0.925万元,购置50个120升规格的分类垃圾桶。投入0.958万元,帮助赤卜头自然村新建村标,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投入深圳帮扶资金24万元,开展环境卫生提升项目,清理垃圾、杂草、淤泥,全面提升村卫生环境,有效治理了环境脏乱差问题。
陆丰市委组织部供稿 杨甜/整理
(本组图片均由彭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