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做合格党员 当扶贫先锋—— 记海丰县联安镇联南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陈琼
  • 2021-04-20 11:52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01d0139b4b38b4103fb1260e4626_1.0.jpg

  2016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服务发展科科长陈琼被派往海丰县联安镇联南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三年扶贫期满后,凭借着满腔热情和不懈的工作干劲,他自发要求留任,成为海丰县联安镇联南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这么多年来,他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以争作扶贫先锋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  尽责履职当先锋

  在日常工作中,陈琼通过抓党建,促班子建设,强化基层堡垒作用。联南村共有党员38名,陈琼任第一书记以来,不断加强新党员队伍的培养,注重中青干部梯次搭配、合理配备,共培养预备党员转正1名、发展对象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党员干部与联南村党支部“结对子”活动,通过抓教育、建制度、改作风等手段,促进村班子健康发展,组织联南村党支部委员赴深圳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同时着力规范村“两委”议事决策流程、推行制度上墙、党员亮相等措施,严格落实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完善各类活动场所,使村“两委”规范运作。

  去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陈琼主动放弃假期,在大年初一当天赶回联南村,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一起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最关键的时候,陈琼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身先士卒,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特区干部的担当和作为,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体现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的骨干带头作用。

  当好扶贫队长  情系百姓暖民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陈琼严守扶贫脱贫“精准关”。他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协助当地大力推进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扶贫措施。截至目前,共完成帮扶项目20个,引入帮扶资金1012万元,共帮助79户213人贫困户脱贫,圆满高效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陈琼说,联南村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坚持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原则。他积极研究和寻找适合联南村的产业,利用行业优势,推动联南村产业发展,进行产业帮扶。

  投资大厦“筑巢引凤”,打造扶贫“蓄水池”;优质大米升级“变身”,鼓起百姓钱袋子;红色旅游蓬勃发展,造就爱国情怀“聚宝盆”……多年来,通过陈琼的积极争取,共引入帮扶资金381.7万元,发展入股海丰(龙岗)投资大厦项目、海丰红色旅游配套扶贫项目、联安(海纳)优质米加工合作项目、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项目四个产业项目,为联南村的脱贫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确保了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之外,陈琼有着更多思考:如何能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些改善?近年来,联南村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完成村道硬底化共3435米,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更换全村老旧供水管4747米,解决了25年来困扰村民用水难、水质不达标的生活难题;新建一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满足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新建路灯106盏,解决安全隐患,照亮村民生活;新建公厕4个、垃圾池4个,保障卫生良好;新建一座面积455平方米的村办公大楼,方便群众办事……一项项民生工程让联南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看到村里的变化,村民纷纷动起来,从漠不关心、“等靠要”,到渴求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克服困难,激发出想致富、想干事的强烈动力。如今,联南村混日子的懒汉少了,动脑筋的勤快人多了。村民们正在用勤劳、汗水、智慧齐心协力奔向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陈琼认真践行“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做到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海丰县委组织部供稿

  邓良琼/整理

自动转存图片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