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阵地优势,延伸党史学习教育触角,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基层一线,引导广大群众激发奋斗情怀、倡导文明新风。图为学生们在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老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积极有效推进群众增收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老区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群众增收
幸福更有质感
“我们的厨师参加‘粤菜师傅’培训后,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带动了周边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120多人,附近农产品的销售额每月也超过了20万元。”汕尾市西闸大桥旁一美食名店负责人开心地说,“粤菜师傅”工程帮助该店的厨师提升了烹饪技能水平。为激发厨师积极性,该店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积极吸纳厨师参股,让厨师也有机会当老板。
“粤菜师傅”工程是我市深入实施一系列民生福祉增进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来,我市把“粤菜师傅”工程与促进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相结合,聚焦推动扩大就业,在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充分发挥园区引领作用、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等方面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工资性收入,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释放创业创新潜力,是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的关键。我市还加快发展创业载体,支持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建设,积极培育和认定了海丰新飞跃创业孵化基地、汕尾市前瞻高等理工研究院创业孵化基地以及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加快补齐创业平台短板,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技能,发放创业培训、资助补贴,积极支持帮扶返乡青年创业就业,群众不愁饭碗、业有所就的幸福感更强了。
据统计,2021年1至11月,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301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2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05人,促进创业人数2095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455人,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文明实践
暖到百姓心坎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精神生活也富有了。去年以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不仅为建成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增添了内涵,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难题。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挖狠抓旅游开发,走出了创富路的第一步。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新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网红村”,“讲文明、讲道德”在这里蔚然成风。该村党总支书记吕湖泳认为,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不仅体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善,还体现在人文环境的改变。他说,这几年,村子变得美丽又干净,村民生活舒适了,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来村里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光膀子上街等不文明现象也消失了,有的还自发成了“文明监督员”。
新山村的变化是我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生动实例。近年来,我市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双向互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创建新模式,在市级层面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在村级层面倡导设立“关爱基金”、兴建“爱心食堂”,充分利用“有温度的长廊、会说话的墙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逐渐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汕尾特色品牌。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创新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各类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文明成果真正暖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民情地图”
夯实平安之基
没有安全感就谈不上生活品质。去年以来,我市以“民情地图”建设为重要依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着手用力,构建纵向县、镇、村三级指挥体系,横向多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催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12月5日晚,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网格员孙礼富在巡逻中发现,有一名男子神色慌张、鬼鬼祟祟地蹲在一辆电动车旁边,疑似正在盗窃。他担心打草惊蛇,不敢贸然行动,随即把情况上报到“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并在隐秘的角落蹲守观察。乌坎村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在网格系统接报后,马上安排网格联防队员过去。联防队员与孙礼富一起包夹把该嫌疑人送到派出所处理。事后才得知情况的电动车车主不停地向孙礼富表示感谢:“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的看护,我的车估计就丢了,谢谢你们的守护!”
这是我市在“民情地图”应用实效中的一个例子。“民情地图”是推动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创新工作,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汕尾模式,于今年5月底全面实现全市应用上线运行。
今年,我市在推广应用“民情地图”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治理平台,创新“‘民情地图’+矛调中心”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联勤指挥中心和综合治理平台的枢纽作用。目前,全市63个联勤指挥中心全面建成,联勤指挥中心值班工作制度已建立,保障了机构的常态运转,夯实了社会稳定基础,为群众高品质生活保驾护航。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文 孙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