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订出台《陆河县对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有功人员的奖励办法》,举报制毒奖励金从原来的5万元大幅提高到30万元;在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购置无人机,加强空中和地面巡查,实现巡查、排查全县全覆盖;组织多警种加民兵应急队伍,开展禁毒武装设卡盘查,围追堵截涉毒违法犯罪,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落实禁毒层级责任报告制……这是陆河县近段时间来,以铁腕推进禁毒攻坚战所采取的“天网、地网、人网”硬措施。
今年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和市禁毒委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周密部署,铁腕整治,坚定不移地把禁毒斗争引向深入。该县主要领导提出禁毒工作要 “经常念,脑常醒,脚常动,剑常亮”, 要求一定要“坚决拒制毒县门之外,坚决不让陆河成为毒品交易的集散地,坚决不让陆河成为聚众吸毒的场所”的禁毒工作的底线。近一个多月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了6次动员部署禁毒工作专门会议,共破涉毒案件30多宗,查获吸毒人员100多人。
为把陆河打造成为一个平安的地方,该县采取超常规禁毒措施,编织“天网、地网、人网”,着力打造立体式“铁桶”禁毒防控体系。该县从四方面形成一个“天网”:一是用无人飞机进行空中巡查。该县购置了9部无人飞机,坚持每天在各山头巡查,将拍下来的视频进行排查分析研判。二是布好线人,利用情报侦查、技术侦查等手段发现线索、排查线索。三是建设平安视频系统。使全县的所有道路都布满视频探头,通过电子警察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四是运用电子围栏,用先进的无线移动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对特定的区域或指定的人员进行精确管控。该县还从信息化录入着手,编织“地网”。将每个村(社区)的空置房、出租屋、养殖场、废弃厂房和城镇KTV、网吧、宾馆等信息资料进行信息化录入,然后逐级签名上报备查。同时开展网格化管理,每个村(社区)划定若干个网管,落实专人负责,对录入的信息点进行动态管理,定期签名上报巡查情况。此外,该县编织“人网”。一是落实村级、镇级、警民联动、民兵应急分队以及护林员巡查等,并坚持巡查常态化。二是在进入县境的各个公路口设卡,全副武装开展检查,形成震慑作用,让涉毒分子不敢进入陆河境内。三是充分调动群众举报涉毒犯罪的积极性,发动全民参与禁毒战争。四是加强对物流、快递、网吧、KTV、宾馆等重点行业场所的日常管控,落实监管的主体责任,要求经营单位签订禁毒责任书,进行公开承诺和宣誓活动,确保重点领域不发生涉毒案件。五是对全县在册500多名吸毒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作为黑名单管控对象,加大强戒力度,降低在册吸毒人数。六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和乡村大喇叭等宣传载体,对毒品的危害性和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为抓好禁毒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推进禁毒攻坚战,该县各镇还定期开展不间断、滚动式的清理清查大行动,县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到场参加督战,基本做到地毯式清查,不留死角。该县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主力军作用,联合镇、村(社区)的力量,加强排查力度,在已经排查一遍的基础上,落实每周日常排查一遍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大兵压境的高压态势,逐个对行政村(社区)进行排查和清理,重点排查果园、石场、养殖场、废弃工厂工棚、废品收购站、空置房屋,做到村不漏巷、巷不漏户、户不漏间,确保村村过关,不留死角,坚决打击和清剿制贩毒犯罪活动。对清理清查完毕的村庄,做到守土有责,坚决守住“辖区无制毒”这道底线,坚决防止周边邻县制毒团伙向该县转移扩散。
此外,该县积极抓好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学大纲、计划、课时、师资和教材的落实,继续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今年秋季开学,该县选派公安干警分赴全县各中小学开展禁毒法制课宣讲,并向每位学生发放禁毒宣传册和禁毒教育承诺书,切实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其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形成人人治理、人人打击的群防群治局面。(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马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