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小驿站  暖服务 大爱心 ——记“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汕尾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驿站
  • 2022-04-11 10:40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21年11月13日,在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百姓舞台举办的文艺惠民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在市区凤山妈祖文化广场内,有一座独具岭南特色的建筑,醒目的“汕尾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驿站”标识牌挂在门前,室内服务台前各类宣传资料整齐摆放,站内还提供阅读休憩场地、智能朗读亭、免费茶水点、急救药箱等多种便民惠民服务,一个个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这里开展,吸引越来越多市民群众参与其中……

  近年来,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驿站(以下简称“城区文明驿站”)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指导全区103个文明实践所、站“文明驿站”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整体形象,使全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广为弘扬、深入人心。今年3月,城区文明驿站获评“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服务阵地”潮起来

  “文明驿站的建立,不仅服务方便了市民,也让我们这些志愿者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真是太好啦!”志愿者小黄对城区文明驿站大力点赞。

  城区文明驿站作为全区文明实践所、站“文明驿站”的示范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依托各地“文明驿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起到“以点带面”的率先垂范作用,团结凝聚全区群众投身文明实践、追求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该驿站“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建筑面积仅40平方米,却打造出为广大市民提供休息、学习、咨询、应急等一体化的空间载体,满足市民休息、阅读、饮水等需求。驿站里还“藏着”令人惊喜的新潮智能朗读亭,让市民们在此休息时能释放情绪,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年过七旬的林大爷只要周末有空,就会带孙子到市区凤山妈祖文化广场溜达。他住在附近已有几十年,最近发现,城区文明驿站经常开展惠民志愿服务,有爱心义诊、法律咨询、各类知识普及等,许多周边居民都会来参与。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城区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时代特征和内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创新载体,积极探索和构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新阵地,全力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贵毓介绍,城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一个中心”统筹工作,以“三级架构”夯实基础,不断加强“区中心——镇(街道)所——村(社区)站”三级试点建设,以“五大平台”创新载体,打造理论宣讲、体育健身、文化服务、教育科普、志愿服务平台,推动志愿者与各服务单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地开展文明实践“8 N”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

  “文明实践”火起来

  我市是全域革命老区,很多村(社区)要建设“红色村庄”,但是缺乏专业人士对相关文献和文字资料进行编写整理。2016年初,机缘巧合之下,城区作协在开展“红色村庄”采风活动中发现了群众的这一“刚需”,决定成立“红色村史”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更多“暖心”“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菜单”。

  “我们通过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已有资源,成功打造了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N类’创新型志愿服务项目。”城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负责人赖杉昌说,“‘红色村史’服务项目是最特别的项目之一,主要开展地方党史的学习、收集、编写服务活动。项目还被省文明委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学雷锋先进典型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现在很多干部群众自发、热忱地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作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城区文明驿站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突出互动性、参与性,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扩大活动受众面和影响力,推动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一月一主题”“一周一公益”等活动形式,结合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实际和群众“点单”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进一步整合平台载体、项目活动、人员队伍等资源,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水平,努力做到志愿服务精准化、项目化、常态化和品牌化,让志愿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近3年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驿站”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亲子活动、心理辅导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近6000场次,参加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共计66万人次。全区参与“文明驿站”活动的实名注册志愿者不断增加,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文艺、科技、医疗、环保等志愿队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汇聚起推进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精神家园”强起来

  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把防疫政策和知识传递给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易接受?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办公室联合区文艺工作者们各显神通、各出高招:歌曲、视频、诗歌齐上阵,《防疫拍手歌》《抗疫节拍歌》《风风火火战“疫”场》《战“疫”场·网络清风扬》《城区抗疫快板》《防疫居家一平方米健身操》……城区文明驿站充分依托广播、户外液晶屏等载体播放这些作品,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引导群众理性科学对待疫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不仅如此,城区文明驿站严格遵守属地防控要求,制定完善的活动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并多次通过组织各所、站“文明驿站”进行防疫演练,使全区志愿服务队伍的战斗力更加强劲。另外,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移风易俗等工作相结合,创作了新汕尾渔歌《渔乡新风齐倡树》、小品《人来礼唔到》、快板《移风易俗大家赞》、歌曲《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歌曲《普法六进促和谐》等一大批充满浓浓泥土芳香、励志鼓劲、寓教于乐的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文艺精品。

  此外,城区文明驿站致力于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贴身服务,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不断增强涵育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的引领力,真正让“精神家园”强起来。

  “城区文明驿站获评‘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是鼓励也是新起点。我们将总结经验成效,查找工作短板,聚焦重点任务,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周贵毓说,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坚持为民服务,继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