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伴随激昂的《中国英雄核潜艇》之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禄同志的骨灰按其遗愿撒在他多年战斗过的地方——葫芦岛海域。
出生在海滨城市广东海丰,长期工作于核艇和核电的海边基地,浩瀚无垠的大海,与彭士禄一生息息相关。
饱经磨难的“红二代”
1925年11月18日,彭士禄出生在广东海丰县城桥东社,他的父亲是被毛主席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中国农民运动领袖的彭湃。3岁时,彭士禄的母亲牺牲,随后他的父亲彭湃也被敌人杀害……小小的彭士禄成了孤儿,还是被悬赏搜捕的“通缉犯”。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斩草除根”,彭士禄被革命同志们辗转到20多户百姓家寄养,是真正的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更是从不敢多说话,受尽磨难。11岁那年,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彭士禄终于被祖母认领出狱,乘坐破旧的小船在风浪中颠簸,逃往香港避难。
几经辗转,1940年底,彭士禄见到了父亲的好朋友、好同志周恩来。周恩来见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孩子长得太像彭湃烈士了,他对彭士禄说:“你应该向你父亲学习”。至此,彭士禄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日子。
隐姓埋名的“拓荒牛”
抗战胜利后,彭士禄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在喀山化工学院学习化工机械。1955年,苏联将中国留学生集中到几个大城市学习,彭士禄又被转学到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继续学习,直至1956年毕业。
求学期间,彭士禄成绩优异,毕业时还以全优的学习成绩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了“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学霸”。时值陈赓将军访苏,要挑选少数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被选中,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2年,1958年4月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被分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开启了他的“深潜”人生。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主持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等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没有如父亲彭湃一样轰轰烈烈地走向历史舞台,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甘当核动力领域的一头“拓荒牛”,专心致志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自主研制、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树立了我国核工业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1983年2月,国务院“钦定”彭士禄主持广东核电站的建设工作。欣然受命的他踌躇满志,让核能实现和平利用,是彭士禄等一代核动力学家的毕生心愿。直至1988年9月27日,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彭士禄才作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走进大众的视野。
“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这是彭士禄写在自述中的一句话。作为从汕尾走出去的优秀党员科学家,彭士禄甘守平凡、忘我燃烧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使之一直是汕尾人民心中的英雄和学习的楷模。“作为革命先驱彭湃同志的后人,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您以‘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的坚定信念许身报国,以‘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的毅然决然告别妻儿,以‘不做则已,一做到底’的犟劲精神献身事业,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情怀与担当,您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骄傲!家乡人民为您自豪,向您学习、向您致敬!”这是去年11月,彭士禄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家乡汕尾市党委、政府联合发出的贺信。
3月22日12时36分,彭士禄在京逝世。巨星陨落,家乡人民深表惋惜。彭士禄甘守平凡、忘我燃烧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家乡人学习和颂赞的榜样。
汕尾日报记者 林一秀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央视新闻综合、经济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