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实习记者 陈思明
戴北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丰人,爱下棋、徒步。47岁的他已拥有25年党龄。多年来他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红色资源,让海陆丰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今年,他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开始,戴北河任海丰县黄羌镇石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在村里“遛一圈”,时常被村民拉住“闲聊”,从国家大事聊到村里鸡毛蒜皮小事,偶尔还会陪孩子们下象棋、谈人生,成了村里男女老少的“知心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河哥”。
建设美丽乡村 展现红色底蕴
在黄羌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高文杰看来,戴北河拥有新时代共产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他说:“北河政治站位高,工作热情,作风端正,为人和善,是一位很优秀的党员干部。”
一直以来,戴北河将“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做到事必躬亲。石山村是一个“红色村”,戴北河带领村党支部深入挖掘和整理村里的红色文化,在村主干道修建了长125米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宣传栏,完成了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普查,整合编制了黄羌镇石山村宣传册,并对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队部旧址进行修缮保护和周边美化亮化建设,多方面展现石山村的红色文化底蕴。同时,海丰县东江纵队纪念广场、纪念馆相继落成使用,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廉政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基地逐步成型,红色文化扑面而来。
“跟以前相比,现在村子变得美丽又干净,住着让人舒适开心。”村民们看着面貌一新的村子纷纷感慨道。
为了改善石山村人居环境,戴北河注重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四个重点,不遗余力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门前三包”落实到每家每户,明确到村规民约,让环境卫生管理真正做到位;还完成分水布村头公园建设,配套栅栏、绿化、景观池等,为群众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和休闲娱乐场地。此外,戴北河积极引进资金,在海丰县东江纵队纪念馆周边流转土地200多亩建设兰花种植基地、百亩观赏花海、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贫困户成员提供就业岗位、为脱贫攻坚打下了产业基础保障。
解村民之所难 圆寒门学子梦
2015年,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村民小张收到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考上理想大学,本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家贫的现状摆在小张面前,学费成了他圆大学梦路上的拦路虎。弃学打工似乎成了小张唯一的出路。
戴北河获悉情况后,立马主动上门找小张谈心,让其了解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坚定小张的求学意向,然后开始与小张的家长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接着,戴北河马不停蹄先后奔赴深圳、惠州等地拜访外出乡贤,为其筹足学费,使其在9月开学前顺利入学。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小张在校的基本生活费用,戴北河联系“黄羌镇情系学子”助学团队,说明小张的情况并提交相关资料,帮助小张获得每月800元的助学金,让小张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小张感恩地说:“河哥是我一直都很敬佩的人。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与村民打成一片,为人特别和善,特别是我为大学学费发愁时,是他四处奔走为我筹集学费,可谓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毕业后,他在中山市小榄镇和舍友一同创业。他表示,戴北河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影响、鼓励着他。
心系困难群众 助贫困户安居
戴北河时刻不忘党员的初心使命,不忘党务工作者的职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7年7月,戴北河走访村里贫困户时,发现有一户贫困户仍存在着住房紧张的问题。那是一个五口之家,户主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妻子是二级精神残疾患者,两儿一女都是初中生。全家人挤在一个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家中仅有一个卧室,该户主一直想将二楼拓建,但因无资金而无法实施。
戴北河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与户主详细计算拓建资金及缺口资金,并认真商讨解决方案。然而,由于该房子仍具有稳固性,无法申请相关的危房建房补贴,戴北河便另辟蹊径,通过向村中的乡贤筹集、号召有条件的党员干部和该户宗亲捐款,以及向帮扶该家庭的帮扶单位请求帮助等多种途径,历经3个月终于凑足拓建资金。2018年年初,三个孩子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戴北河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温暖了这一家五口人的心。
面对“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份荣誉,戴北河十分谦逊地说:“今后,唯有始终坚守党员初心与使命,力所能及地去做更多有益于党、人民、社会的事,传递党的温暖、讲好党的故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
戴北河(中)入户宣传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