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及
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9年1月9日在汕尾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汕尾市财政局局长 黄聪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汕尾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08年,我市财政工作在中共汕尾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计划,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沉着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依法加强收入监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办大事;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保障公共行政经费支出,并注重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和重点项目支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改革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经过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保证了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本需要,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008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7508万元,为市代编年度预算的103.64%,比上年增收35925万元,增长29.55%;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0762万元,为市代编年度预算的196.09%,比上年增支89635万元,增长28.81%。
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各项补助款和预算结转、结余,减去一般预算支出和上解支出后,全市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主要收支项目完成情况见附件一)。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08年,市级(不包括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和华侨管理区,下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32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4.08%,比上年增收8635万元,增长30.10%;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08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6.79%,比上年增支6937万元,增长12.86%。
2008年,市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各项补助款和预算结转、结余,减去一般预算支出和上解支出后,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主要收支项目详见附件二)。
三、全市财政部门主要工作情况
2008年,我市连续遭受冷冻、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经济损失很重,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放缓的影响,全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对新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高度,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科学调度资金,一手抓抗击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一手抓财税建设,取得了防灾减灾和谋发展的双胜利,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地方财政运转正常,为我市实现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我市财政部门着重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财税征管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今年来,在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我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大力抓好财政收入征管工作,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坚持执行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深化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机制,落实财税部门领导专人分片抓收入制度;认真贯彻促进县级财政激励机制,做大“财政蛋糕”。二是各级财政部门认真配合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协调税务等有关部门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税收协调可持续增长。2008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5708万元,比上年增长26.54%。三是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资源及特种行业的管理,努力组织政府非税收入。2008年,全市政府非税收入完成6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同时,认真做好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工作,全年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收入完成12555万元,比上年增长63.8%。进一步增强了财政可调控能力,确保了年度预算计划的圆满完成。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汕尾的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各项财政政策,提高社会公共需要保障能力,科学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市共投入资金43439万元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饮水安全和行路难等问题,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粮食种植补贴和粮食储备管理,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为我市建设新农村提供了资金保障。
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安排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935万元,城乡享受低保救济对象34735户82971人,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投入资金31340万元构筑公共卫生体系,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其中,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760214人,有56812人次享受住院补偿金额合计11625万元,178人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合计31.21万元;全市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00782人,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力争城乡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921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545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把我市“建设成为工业、旅游业和海洋业发达的现代化新城”的发展目标,积极争取上级基建资金9698万元投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上级财政追加基建资金3845万元、国债专项补助资金5483万元,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陆河污水处理、陆丰供水管网建设、海丰可塘引水工程等建设;安排陆河瑞龙庄园、城区凤山祖庙等旅游扶贫资金和旅游景点专项资金370万元,培育旅游业健康发展。
改善人文环境。投入资金110970万元,促进文化兴市,建设“人文汕尾”。其中,教育投入103226万元,主要有实施农村及城镇免费义务教育资金17283万元、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资金14416万元、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费补助1327万元、汕尾市技工学校扩建工程资金178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资金5029万元、科学技术投入资金2715万元,有效地改善我市农村及城镇义务教育条件,促进了我市文化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3195万元,加大环境资源保护力度,其中:环保专项资金634万元,治污保洁专项资金161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1685万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715万元。支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清新汕尾”。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32万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572万元,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出口竞争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213万元,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消费市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
(三)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继续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推行支出项目绩效预算,逐步改变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中“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二是继续完善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从财政指标的下达到资金的拨付,均通过系统操作,实现了“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用款”的目标。同时,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使市级所有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均100%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三是推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市级执收执罚单位已全面推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并按省财政厅的要求,继续做好公安部门非税收入系统上线和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推行准备工作。四是推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模式。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清查核实,实施固定资产“电子卡片”动态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率。五是继续推行绩效评价制度。重点选择2005年-2007年全市预算内、外资金安排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港务局中心渔港建设实施分流人员补偿、林伟华中学基建补助和贫困村两委干部补助等7个重点项目(总资金2526.37万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促进县级财政部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一是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收支脱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收支行为。二是加强对财政性专项资金检查监督。全市开展省级财政安排的2006年至2007年度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议案资金和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程序,完善了全市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三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积极开展财政内部的监督稽核,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规范了对财政性资金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各级财政会计基础工作,促进财政系统廉政建设。四是加强工程预(结)算审核和政府采购监管。2008年,全市财政部门审核工程预结算463宗,送审造价81191万元,净核减造价8039万元,净核减率9.9%。全市政府采购预算金额959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799万元,节约资金797万元,节约率为8.3%。
(五)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积极参与“行风热线”活动。根据省委、市委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部署,以扎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学习讨论活动为动力,以思想大解放,激发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推动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努力促进我市财政新一轮大发展。同时,以参与“行风热线”活动为契机,大力整顿机关政风行风,树立依法行政、为民理财、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
过去的一年,我市财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计划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收入总量偏低;二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偏高,全市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39.24%,比全省平均比重(13.41%)约高出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三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后续税源不足,缺乏支柱财源。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09年全市预算草案
一、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草案
2009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汕尾市实施砍掉落后尾巴行动纲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依法加强财税征管,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狠抓增收节支,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工资、政权运转和民生、重点项目投入;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强化预算管理,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进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96885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57508万元增长25%。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6885万元,加上税收返还、省转移支付补助,减上解支出等,全市可支配财力255471万元,按照《预算法》关于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相应安排255471万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长25%(代编全市一般预算收支计划详见附件一)。
二、2009年市级一般预算草案
2009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46654万元,比2008年完成数37323万元增加9331万元,增长25%。
2009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4万元,加上税收返还4627万元,省转移支付补助4336万元,固定补助261万元,县区上解收入930万元,减专项上解省支出464万元,减补助支出531万元(城区教育环卫等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减出口退税超基数地方负担部分上解支出800万元,市本级可支配财力55013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9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5501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44505万元增加10508万元,增长23.6%。
现拟将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737万元,比上年10228.1万元增长14.75%,拟安排:人员支出6184.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380.1万元,专项经费支出4172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8960.3万元,比上年7341.3万元增长22.05%,拟安排:人员支出5804.5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781.8万元,专项经费支出2374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红海湾分局、尖山分局经费比上年增加385万元,人员支出增加1036万元);
3、教育支出4279.4万元,比上年3295.4万元增长29.86%,拟安排:人员支出2939.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25.5万元,专项经费支出1214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新增城镇免费义务教育经费390万元,人员支出增加574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550.4万元,比上年452.9万元增长21.53%,拟安排:人员支出160.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8.5万元,专项经费支出371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新增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0万元,人员支出增加3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55万元,比上年928.3万元增长24.42%,拟安排:人员支出901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94万元,专项经费支出160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人员支出增加187万元);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689.8万元,比上年5077.2万元增长31.76%,拟安排:离退休经费3450万元,抚恤金及救济费100万元,人员支出734.8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87万元,专项经费支出2318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离退休经费比上年增加950万元,市级社保基金征收经费比上年增加50万元,再就业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30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费比上年增加30万元,新增民政其他政策性配套资金100万元,优抚对象配套资金70万元,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专项经费50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1862.6万元,比上年1358.1万元增长37.15%,拟安排:人员支出414.1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2.5万元,医疗费支出450万元,专项经费支出946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配套资金比上年增加260万元,医疗费比上年增加50万元,新增市直公务员体检费80万元,救助人员医疗专项经费40万元);
8、环境保护支出754.8万元,比上年520.6万元增长44.99%,拟安排:人员支出162.8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0万元,专项经费支出513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排污费比上年增加223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52.4万元,比上年1158.7万元增长8.09%,拟安排:人员支出563.4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5万元,专项经费支出634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3114.7万元,比上年2530.8万元增长23.07%,拟安排:人员支出1001.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10万元,专项经费支出2003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县区考核奖金比上年增加100万元,城镇双特困户住房建设配套资金比上年增加50万元,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320万元,综合应急预备金200万元,能繁母猪饲养补贴48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311.9万元,比上年295.3万元增长5.62%,拟安排:人员支出253.4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8.5万元,专项经费支出30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813.7万元,比上年1495.3万元增长21.29%,拟安排:人员支出526.2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2.5万元,专项经费支出1235万元;
13、其他支出12531万元,比上年9823万元增长27.56%,拟安排:预计2009年下半年提高岗位津贴支出1900万元,正常增人增资支出400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850万元,专项经费支出9381万元(增长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偿债准备金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预备费比上年增加538万元,税务征收经费比上年增加30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比上年增加200万元)。
三、2009年市级部门预算草案
根据财政改革的要求和省财政厅对预算编制改革工作的部署,按照财政部编制部门预算的原则和办法,编制了市委办公室等176个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详见附件三)。
四、2009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拟安排14552万元,比上年快报数2741万元增加11811万元(主要是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
按《预算法》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14552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计划详见附件四)。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财政工作
展望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经济有放缓的趋势,以及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财政收支矛盾将非常突出,但我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一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和空间加大;二是我市实施“砍尾”行动纲要,发挥海岸经济后发优势,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全市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市财政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立足地方实际,抓住发展机遇,奋发进取,扎实工作,认真实施砍掉落后尾巴行动,确保市人大通过的年度预算计划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汕尾财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年度预算收入任务。
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各级政府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财税工作,继续落实好财税联席会议、财税领导成员分工抓县(市、区)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月分析等三项制度,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强化依法治税,坚决打击偷、骗税行为。同时,协助税务部门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确保税收应收尽收。此外,各地要及时兑现财税奖惩制度,激发基层党政部门抓好财税工作的积极性。
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大力组织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做好政府性资源和部分特种行业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工作,大力抓好土地转让和部分特种行业经营权拍卖的管理工作,并研究制定非税收入征管绩效考评机制,提高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做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增加政府可调控财力。
二、有保有压,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的支出程序,严肃财政支出管理。严把财政支出口子,在财政资金运作上,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做到量入为出,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控制其他一般性支出,压缩公务经费支出,特别要控制一切超预算支出,严格执行年度支出计划,确保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三、加强财税调研和分析工作,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财政发展形势。
对经济财政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矛盾,从危机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化“危机”为“契机”,更好地开展财政工作。因此,各地要抓好财税调研和分析工作,掌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本地经济运行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坚定,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有效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同时,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扎实做好工作,迎接各种挑战。
四、充分利用省的产业引导资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认真贯彻执行粤东会议和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省扶持资金投向于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确保省扶持资金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及杠杆作用,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切实起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促进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努力改善民生,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民生领域,增进社会和谐。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公共资源投入,着力改善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逐步推进区域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适度均等,构建民生保障长效机制。
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长效监控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的自觉性,推进依法理财。要继续完善财政支出实时监管体系,推动财政管理阳光运行;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防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要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益;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和拨付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要加大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增强绩效观念,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绩效评估,不断创新财政监督方式和方法;要继续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和惩防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长效监控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运作。
七、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开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双融双建”和党风廉政纪律教育学习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成果,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努力建设一支廉政高效、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财政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共汕尾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建设“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的总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附件:
1、汕尾市2008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和2009年一般预算收支(草案)
2、汕尾市市级2008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和2009年市级一般预算收支(草案)
3、2009年汕尾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计划表
4、2009年汕尾市市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