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天来,受强西南气流影响,我市中部地区相继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导致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积涝。20日9时30分,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灾情发生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温国辉,市长吴紫骊分别到城区、海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防汛救灾措施,全力以赴投身于抗洪抢险工作,把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市三防指挥部
5月20日下午,市三防指挥部紧急召开全市防御强降雨视频会议,分析我市当前汛情,紧急部署下阶段防汛抗灾工作。市长吴紫骊前往海丰县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并在该县三防指挥部分会场作讲话。市政府党组成员、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马智华就做好我市下阶段防汛工作作具体部署。当晚,市三防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对强降雨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吴紫骊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足于抗大灾、防大汛,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工作。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靠前指挥,各县(市、区)分管三防工作负责人要深入一线,做好防汛抗灾相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转移和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立即行动,深入第一线落实防汛救灾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防汛防风工作,马智华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一条原则,守住一条底线,确保不损失人;要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度。各水利工程单位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要坚守岗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信息沟通;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监控,查漏补缺,特别是要加强对小水库、山塘、电站的安全排查,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汛抢险预案,落实抢险队伍以及抢险物资储备,严阵以待,扎实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工作;要严防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低洼地区的监控和巡查,做好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落实应急预案,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要全力以赴,尽量降低内涝影响,尽可能保持供电、供水、通信畅通;要不定时派出明查暗督检查组,分赴各地检查防汛防风措施落实情况;要加强值班,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及天气变化,根据发布的防汛级别响应,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加强对县、镇级值班和领导带班的检查;要做好天气分析,为指挥决策、抗涝抢险、社会活动提供准确预报;要做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记者 吴广廉 卓科荣)
城 区
近两天来,市区盐屿、和顺、东涌、红草等低洼地区均水浸严重,不少群众家里进水,有些路道也被浸没。5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温国辉,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庆新得悉情况后,当即冒雨前往被浸严重的金鹏路指挥排洪救灾。城区四套班子成员分别前往各挂驻地组织抗灾,该区各地各部门均按责任要求,组织力量,疏通一切排洪体系。同时,还组织了一支1500多人的抢险救灾队伍,严阵以待,防洪御灾。当天下午3时30分,该区已启动防洪Ⅲ级应急响应,该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进入“临战”状态。该区还提出具体要求:一要进一步严格落实三防责任制。梳理出全区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清单,按清单细化分工,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各镇(街道)要保持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终端设备24小时全天候运行,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及时与上级三防部门实时对接。二是各级抢险队伍要做好准备。区三防抢险中心突击队、镇级抢险队、村级自救队要做好一切抢险准备,一旦需要,便迅速投入抢险。镇、村巡查队要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情况及时报告。三是要以人的安全为中心落实责任,开展防御工作。各镇(街道)要以行政为单元,划定责任网格区,将低洼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简易工棚、临时厂房等纳入网格范围,核定受灾影响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明确灾害预警转移责任人,实行人员转移避险定员定责、分片包干。四要疏通和加固设施。各地对所有防洪设施进行排查加固,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通讯员 钟训成 周贵毓)
海 丰
5月19日12时开始,海丰县出现特大暴雨,至20日中午累计降雨量达400至500毫米。暴雨挟着雷电袭击全县,致使该县许多地区严重受灾,房屋和临街商铺上水受浸,农作物和鱼塘过水受损,部分公路上水、交通阻塞,通信、供电、水利设施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出现山体滑坡的现象;县城三镇及梅陇、可塘、联安、陶河等地内涝特别严重,部分区域上水达1米左右,造成生产生活设施严重损毁。
市长吴紫骊到海丰一线指导防洪救灾工作,要求海丰县委、县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动员组织一切力量投入抗洪抢险之中,大力组织开展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加强对受损的交通、通信、供电等设施的抢修,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19日17时30分,该县召集水务、三防、气象等部门进行了紧急会商和研究部署,并于20日6时20分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8时起启动防暴雨洪涝Ⅲ级应急响应,全县所有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技工院校全面停课。20日上午,该县强降雨持续,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该县经再次会商,于11时启动了Ⅱ级应急响应,并连续向全县各地各单位发出2个防洪抗灾紧急通知,全县军警、民兵应急分队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
Ⅱ级应急响应启动之后,该县党政领导靠前指挥,指导防汛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按照防暴雨洪涝Ⅲ级应急响应的要求和市、县的部署,坚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组织、开展群众安全转移工作,第一时间摸清处于危险场所、低洼地区的群众数量及位置,迅速组织3800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挂驻各镇场、村和水库堤坝的责任人、技术专家组立即赶赴所挂驻单位指挥防洪抗灾;县、镇、村各部门应急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待命,做好一切防汛救灾抢险准备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三防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和分工,加强区域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县水务部门组织 抢险队伍,清理东闸西闸、黄江、龙津河等排泄河道;公用事业局加强给排水设施的检查、清理,组织抢险队伍对出现内涝上水的地区进行排水,保证县城排洪畅通;卫生管理部门迅速组织应急医疗救护队伍深入灾区,做好防病、治病及卫生防疫工作;民政部门迅速调配一批救灾物资,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安置;供电、供水、通讯、交通部门加强设施维护,确保供电、供水、通讯、交通畅通;其他成员单位都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切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据初步统计,目前该县受灾人口12.01万人,转移群众3800人,经济损失达8570万元,具体受灾情况如下: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1.78万亩,成灾面积2.9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865万元;被冲损公路路基3条,里程达48公里,山体滑坡2处,直接经济损失460万元。全县水产养殖鱼塘出现决口或漫顶过水面积达14500亩,直接经济损失1645万元;全县水利设施损失2400万元,其中,损坏堤防12处,9公里,小型水闸36宗,排灌渠道49处,水陂 12座,其他水利设施一批;工商业等其它损失约1200万元。(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庄木辉)
陆 丰
5月19日8时到20日8时,陆丰市频降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由于此次降雨强度大、时间长,该市部分镇场水利设施、农作物等受损严重,东海、城东、博美、桥冲等镇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造成经济损失约 2500多万元。截止到20日12时止,乌坎河堤围被损约10处长400米,多镇农田水利设施受损,损失约500多万元;全市农作物(含果树)受灾面积3万多亩,受灾人口2.6万人,其中成灾面积1.1万亩,绝收面积0.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星都区、城东镇等地多处房屋受浸,陂洋镇龙潭学校围墙倒塌。
为力争把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该市组织3万多人的重点水利工程抢险应急队伍,正在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各镇、场区根据灾情,及时做地势低洼处和易发生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地区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与此同时,该市加强对水库安全检查和管理,组织了由三防、水利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同时按照“病险水库控制运行,险库腾空度汛”的原则,启动防洪预案,采取相应度汛措施,强化水库洪水调度和控制运用计划,妥善处理工程隐患,对涵管填塞破裂、主坝渗漏严重,又未能及时处理排除险情的山塘水库,以空库度汛,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陈铭升)
陆 河
5月20日,陆河县河口镇降雨量达225毫米,导致该镇麦湖村至陆丰市八万镇临时便道被河水冲毁,该县镇、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抓好防汛工作不放松,目前无人员伤亡情况。
该县及时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各单位切实做好暴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县三防指挥部及时下发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应急值守,切实加强对山塘、水库、堤围及在建工程等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做好危房户、五保户及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认真做好突发险情灾情的上报。全县防汛备汛工作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和预案到位、度汛措施到位、值班工作到位、防汛抢险准备工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