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基本没备什么年货,年三十晚上的那顿饭也只是比平时多了两道菜而已。”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吴先生说,以前春节前准备的食品吃半个月都吃不完,今年他把年前备食品的这部分简省了,这样既省了年前的忙碌,又不用在春节期间天天吃剩菜。记者了解发现,部分市民的饮食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过年不再像以前那样提前十天半月储年货,年货吃到正月十五,有市民选择了随吃随买,乐得新鲜。
正月初一,住在陆城的卓大哥就已经去市场买菜了。“现在过年吃的都不用操心了,蔬菜、鱼肉什么的随时能买到,没有必要像过去一样把食物储存到元宵节都吃不完。”记者了解到,我市的部分市场年初一就已经有人开店经营了,虽然海鲜以及蔬菜的价格比平时涨了不少,但前来购买的人还是很多。
从过去春节前大量地储存年货,到如今随时购买新鲜的东西,这看似细小的变化,却透露出诸多的信息。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人们渴盼着过年的时候,能够穿上一套新衣服,能够吃上一顿美餐。而如今,百姓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天天都像过年一样。“过去大家在过年前大量地储存年货,就好比是乡巴佬进城,辛苦积攒了一年,到年终才携妻带子,大包小包地扛着回家。过年,就意味着终于可以吃点像样的东西和买一套新衣服来穿了。现在,随着腰包日渐鼓起来,好多东西天天都可以买,新衣服日日都可以穿。”家在外地的刘小姐与丈夫和女儿今年没有回老家,而选择在汕尾过年,她说春节在她看来其实就是一段长点的假期,春节期间一家三口就在汕尾的各个旅游点玩了一遍,很多时候都是在外面吃的,根本就不需要备年货。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花那么长时候去备年货,而且一些鱼丸、香肠之类的过年菜年轻人都不会做了。”家在公平的黄小姐说,她从父亲学的手艺,女儿却怎么也不肯学了。她女儿说现在年夜饭都在饭店吃了,有客人来就上市场买点什么,每年都看妈妈春节前忙得腰酸背痛的,根本就没必要,今年终于逼着妈妈放弃了备年货。
相对于部分自己当家作主的年轻人,家中由老人撑舵的家庭却依然还是旧的消费观念。正月十三,别人都在微信上晒菜茶,阿珊却在微信上上传了一张摆满了鸡鸭鱼肉的照片,上面配的文字是“能不能别再吃过年菜呀!”阿珊告诉记者,她妈妈过年前十几天就开始备年货,现在家里的冰箱塞满了过年前备下的各种食品,从年三十至今,基本上每天的菜都是差不多的,一大桌油腻的大鱼大肉,看着都饱了。“估计我家的东西,别说吃到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正月过完不买菜都可能还吃不完。”阿珊一脸的无奈。
阿珊说她妈妈还是以前的消费老观念,春节期间基本天天有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饭,怕菜不好买,同时也觉得要走亲访友等客人,买菜也不方便。“现在无论是城镇里,还是在农村,商家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商家在节日期间都不休市,为人们即时进行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阿珊说买菜的情况完全不用考虑,就算是有客人来去买菜不太方便,那也好过天天吃剩菜。她认为现在年轻人的春节饮食观念已经跟老辈人不一样了,等她理家的时候,她一定不会再让家人天天吃过年剩菜了。(记者 陈剑虹 通讯员 蔡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