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汕尾市人民政府
Baidu
ma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2016年一季度汕尾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2016-04-25 00:00
  • 来源: 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总体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经济指标走势偏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66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经济运行主要特点如下:

(一)产业发展趋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稳定

1、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6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87亿元,增长4.6%。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总产量3万吨,增长4.8%;蔬菜31.64万吨,增长5.0%;水果4.32万吨,增长4.9;水产品产量12.145万吨,增长3.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1.06万吨,增长3.0%。

2、规模以上工业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3亿元,增长4.6%,增速比全省低2.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04亿元,增长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则分别增长17.4%、4.8%、11.0%和2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滑,下降6.2%;分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迅速,分别增长27.1%和24.0%,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8.9%,重工业增长1.3%,轻重工业比例为45.3:54.7。

3、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9%。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延续上年高增长态势,持续活跃。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5亿元,增长159.0%;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4倍,销售额增长4.7倍。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66.58亿元,增长15.3%,贷款余额330.53亿元,增长14.6%。

(二)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物价涨幅提高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1亿元,增长15.5%,增速比全省高3.4个百分点,比粤东西北地区平均水平高8.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了上年的增长势头,完成投资8.85亿元,增长159.0%。从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的大幅增长有效拉动投资较快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93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投资16.3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投资39.01亿元,增长29.5%。

2、消费市场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01亿元,增长8.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113.2亿元,增长8.8%;住宿餐饮业13.81亿元,增长9.8%。从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3.85亿元,增长9.3%,农村实现零售额33.16亿元,增长6.2%。

3、进出口总值继续下滑。一季度我市进出口延续去年下滑势头弱势开局。根据市商务局预计,一季度全市进出口7.55亿美元,下降4.4%。其中出口3.75亿美元,增长1.0%;进口3.8亿美元,下降7.3%。

4、物价水平涨幅较快。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4%,涨幅比1-2月上涨0.2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因素影响,食品和烟酒类等有不同程度上涨,食品类上涨11.6%,其中菜类上涨43.8%,水产品类上涨14.4%,禽肉类上涨10.3%。

(三)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

1、工业效益保持较好水平。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6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利润总额3.41亿元,增长19.9%。主营活动利润率3.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2、用电需求增长稳定。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0.22亿千瓦时,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量3.96亿千瓦时,增长0.1%。

3、财税稳定增收,结构改善。一季度,全市财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8%。其中税收收入4.34亿元,增长51.6%,非税收入2.02亿元,下降14.3%。税收收入增长较快,非税比31.8%,比上年同期下降36.6个百分点。从国地税税收收入情况看,一季度我市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国税税收收入7.0亿元,增长19.2%;地税税收收入6.9亿元,增长52.3%。国地税税收收入合计13.9亿元,增长33.4%。

二、存在问题

一季度,全市经济虽然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上升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回落明显等隐忧和问题,值得重视。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放缓。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速虽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但增速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53亿元,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8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低了1.2个、2.3个百分点。一是大中型企业扩张势头缓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共累计完成增加值34.04亿元,增长1.2%,比全部规上低3.4个百分点。个别大型企业产值下降是影响大中型企业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二是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企业少。我市工业企业数量全省最少,去年以来,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9家,截止至2月末,汕尾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238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2134家的0.6%,排名居全省末位。而今年2月全市又有2家中小企业停产。三是工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3.96亿千瓦时,增长0.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工业企业用电数据来看,我市工业企业回暖势头疲软。四是工业投资增长缓慢。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投资额16.29亿元,增长4.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有所回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8.9%,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零售额仅增长6.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2.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0.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不足必将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三)重点项目投资不理想。一季度,102项市重点项目估算完成投资3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9%,25项列入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5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2%。重点项目完成进度很不理想。

(四)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情况不乐观。今年我市进出口继续延续去年下滑势头呈弱势运行,1-2月累计进出口、进口、出口三项指标分别下降19.2%、15.4%和23.5%,一季度预计,进出口、进口分别下降4.4%、7.3%,出口仅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下降49.8%。实际利用外资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外资优惠政策弱化,吸收外资项目投资规模小。

三、对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的判断和下阶段建议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进一步分化,美国积极迹象继续增多,欧元区复苏基础尚待巩固,日本经济低迷,部分新兴经济体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加之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和俄罗斯卢布贬值,使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

从国内环境来看,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总体良好。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些积极变化开始显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的较大升幅,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从我市情况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信利TFT5代线、陆丰核电、甲湖湾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将为汕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当前多项先行指标和基础指标表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一是金融信贷快速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长15.3%,贷款增长14.6%。二是用电量需求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量止跌回升增长0.1%。三是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51.6%。从国地税税收收入情况看,国税税收收入增长19.2%;地税税收收入增长52.3%;国地税税收收入合计增长33.4%。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运行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随着经济景气的回升、重点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投产带动,上半年以及全年经济有望实现逐步回升加速发展的运行态势。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建议如下:

(一)加大“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各地要加快小微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工业企业,要落实好省市出台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引导符合规模条件的个体户转制为法人企业,纳入“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推动我市规模企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加速发展。

(二)释放汕尾消费市场潜力。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外需疲软的形势下,拉动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二是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进第三方交易平台,引导现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增强地域辐射力。三是大力发展旅游、娱乐休闲产业。利用红海湾旅游开发区等一系列旅游点的辐射带动效应做大做强旅游消费,强化休闲旅游、购物旅游等,拉动全市消费持续增长。

(三)继续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金融部门要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财税部门要大力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缓解生产经营难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四)继续优化引资环境。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效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来汕投资。

(五)继续加大力度保增长。今年的增长目标任务仍然存在较大压力。从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看:一是在新增企业不多,停破产企业增加,企业面临外需疲软订单不足原材料成本波动大等困难,工业增长的压力较大。二是受国际形势的影响,进出口的增长仍然不容乐观。三是利用外资情况不甚乐观。因此,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及时解决经济发展汇总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全年经济增长。

 

附表:2016年一季度汕尾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xls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