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重点项目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2023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工作落实,抢时间、抓进度、拉节奏,各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交通及市政类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期待已久的广汕高铁于去年9月顺利通车,标志着汕尾正式融入广州“一小时经济圈”、深圳“半小时经济圈”。继广汕高铁开通后,汕汕高铁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汕汕高铁与广汕高铁在汕尾站相接,开通后,汕尾与汕潮揭、福建等沿海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被不断拉近。此外,兴汕高速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二期工程于去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构建成我市南北快速交通主干线,对于完善区域快速交通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业大道西、兴海大道、扬帆大道等市政道路建成投用,完善了市区路网,缓解了交通拥堵,畅通了城市“内循环”,极大地改善了周围学校、住宅的交通条件,群众出行体验明显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能源项目提速推进。继中广核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项目(一)、(二)等项目顺利竣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3、4 号机组扩建工程、汕尾电厂二期5、6 号机组和陆河抽水蓄能电站等加快建设,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风光水火核“五位一体”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形成。电网建设也同步快速推进,我市在建主网基建工程27项,全年完成基建投资28.1亿元,已形成各片区互联、互通、互援的网架格局,为我市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民生保障工程加紧实施。汕尾市粮食储备仓库、陆丰市粮食仓库新建项目等粮库仓储项目竣工投用,粮食储备和供应安全更加稳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即将交付使用,深汕中心医院二期、深汕中医医院(汕尾市中医医院)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汕尾高新区亚洲文体中心、海丰县体育中心一馆、二馆建设项目等建成投用,汕尾市文化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城市整体形象和公共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各项民生领域欠账正在补齐补强,昔日“短板”逐步变为“潜力板”“增长板”。 项目落地开工竣工捷报频传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3年,我市围绕“3+2”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重点预备项目332项,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204亿元。特别是围绕新增1万亿元国债、地方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十四五”规划等,梳理形成储备项目清单,为我市争取上级资金等要素支持打下基础。全年共举办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推动总投资770.8亿元的12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举办1次重大项目集中竣工投产仪式,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80.4亿元竣工投产。 管理服务机制全面升级完善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孕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优良沃土,也是保持城市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市聚焦重点项目,优服务、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先后印发了《汕尾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度》《汕尾市重点项目“1+5+X”工作协调机制》《汕尾市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措施》和《汕尾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工作方案(修订)》等政策配套文件,从制度机制上建立完善纵向各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服务和项目建设协调的议事机构。同时,注重信息化管理赋能项目建设,推动“1+5+X”问题协调处置机制信息化运转,促进形成市领导批示交办、重点项目办跟进协调、问题责任单位及时处置反馈三方协同联动良好局面,实现项目问题“短、平、快”处置销号。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效能,有效推动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汕尾日报记者 高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