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让民法典更好守护“善美”生活——汕尾法院宣传贯彻实施民法典纪实
  • 2024-05-28 16:19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以来,全市法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和上级法院的部署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

  据悉,2021年1月至今,全市法院受理民事案件46029件,审结39423件,体现了汕尾法院以民法典护航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用实际行动助力提升法治社会建设成效。

  认真学习宣传民法典

  展现法院使命担当

  自民法典施行以来,汕尾法院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民法典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民法典实施。

  汕尾法院坚持把民法典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党组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2021年至今,领导班子成员作学习体会发言均在3轮以上;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开展调研21次,形成调研成果13项;邀请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教授作民法典专题辅导;制定民法典学习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参加“人民法院大讲堂”培训和广东法院民法典专题培训等。

  除学习培训外,汕尾法院还积极推动民法典普法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与理解。例如,5月6日,海丰法院组织干警开展“民法典回应时代需求满足人民需要”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向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读本的方式,重点宣传民法典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学习民法典。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200余册,现场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

  5月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城区法院、红海湾妇联在红海湾田墘街道开展“拒绝高额彩礼 弘扬婚嫁新风”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对群众进行了普法宣传,并着重讲解彩礼界定范围、彩礼返还规则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高额彩礼带给社会和家庭的危害、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解答咨询30余人次。

  此外,5月14日,陆河法院组织干警举行“民法典宣传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普法宣传进乡村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展板和有奖问答环节等方式,干警们现场与村民亲切互动,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他们科普养老、劳动合同、彩礼纠纷等涉及民法典的法律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300余册,现场提供法律咨询30余人。


  强化民事司法保护

  夯实营商环境法治根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汕尾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坚持不懈发力,积极强化人格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司法保护,全面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汕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其中,在人格权司法保护方面,汕尾法院认真学习掌握人格权保护范畴,扎实加强人格权司法保护,服务人的全面发展。2021年至今,全市法院审结涉人格权保护案件458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人格权保护的迫切需求。

  在财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关于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做好“司法护企”工作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围绕中心工作深化司法服务和保障职能。2021年至今,全市法院审结金融借款合同、保险合同、买卖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涉市场主体商事纠纷案件6043件,受理国有“僵尸企业”强制清算案件34件、破产清算案件25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同时,积极配合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改革,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提升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之前我们审理了一宗有关相邻权的案件,原告认为被告的入户门向外打开影响了他家的正常通行。一开始我们还不太了解一扇门的影响,直到我们到现场查看,才发现被告的入户门比较大,一向外开就会阻碍原告的正常出行,确实损害了原告的权利。经审理,我们依据民法典判决被告将其房屋入户门的打开方向由外开恢复至内开。”陆丰法院综合审判庭负责人程法官向记者介绍民法典典型案例时说。

  面对各类纷繁复杂的民事案件,除了法官深入一线察实情、解民忧外,汕尾法院还通过民生权益保障、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繁简分流改革、人民法庭建设等措施,依法审理好各类涉民生案件,及时回应民生诉求,充分保护妇女、老人、幼儿、残疾者、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例如,4月24日,城区法院向审理中的一起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督导双方当好合格家长,避免离婚纠纷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这是自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后,汕尾法院发出的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对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还值得一提的是,汕尾法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一地一次通办”。2021年至今,全市法院网上立案32180件,网上缴纳诉讼费1.05亿元,网上开庭12181次,电子送达20835次;同时还出台方便群众办事的若干规定、“司法为民”实事清单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接下来,全市法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民法典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贯彻和实施,把“如我在诉”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涉民生案件的依法高效审理中,将贯彻实施民法典作为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实践,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奋力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汕尾日报记者 许婷  通讯员 蔡育青 罗莹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