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深切关怀催奋进  奋发有为向未来——回访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汕尾调研之路
  • 2024-06-24 15:09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6月13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市,深入国有农场、特色镇街、产业转移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抓好全省经济工作,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进行调研,充分肯定汕尾近年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

  循着省委书记黄坤明的足迹,记者近日来到调研点位进行回访。

  宽街深院,宜居宜业,安居美景,悠然自得……近日,记者走在海丰县联安镇“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和美乡村新景象。

  “省委书记黄坤明莅临联安,对联安实施‘百千万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果给予肯定并提出了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汕尾基层乡村发展的关心支持,让我们备感振奋,备受鼓舞。”联安镇党委书记陈健雄告诉记者,此次调研,省委书记黄坤明对当地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农文旅融合发展、老百姓生活情况等方面工作也非常关心。

  近年来,联安镇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打造“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契机,高效整合优冲村38亩土地,引进东方文旅集团投资4000万元,打造原生态岭南水乡特色民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功入选2024年汕尾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名单。

  陈健雄表示,联安镇将聚焦生态资源、文化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生产、改善生活、保护生态的民生工程,做好镇村规划文章,塑造“山水风、岭南韵、田园乡、滨河圩、文创地”的和美联安,全力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万亩丝苗田野阔,良种破土齐萌发,盛夏的梅陇农场,大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梅陇农场是广东农垦旗下以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为主、特色种养为辅的国有农业企业,2019年被认定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梅陇农场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引进良种、应用良法、做好品牌,同时依托广东农垦体系优势,形成了“产业集团+基地+品牌+市场”的新发展模式,打造出具有农垦特色的稻米生产、收购、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了垦区粮食生产供给保障能力,助力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汕尾农垦局局长罗雪清告诉记者,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海丰梅陇农场调研期间,对稻田栽插密度、返青管护、植保等事项都进行了一一询问,同时也十分关心梅陇农场创新开展的“耕地认保”助农机制。

  据悉,2023年,全国首个“耕地认保”示范基地落户梅陇农场,省耕地保护协会创新推出“耕地认保+消费帮扶”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让农户提前锁定种粮收益,提高种粮保地的积极性,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据统计,2023年,梅陇农场全年认保耕地257亩,发出优质大米28.37吨,收入40.03万元。

  “今年认保面积将扩大到近千亩,我们将努力实现‘保好地、种好粮、护好农’的三大愿景。”罗雪清表示,汕尾农垦局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逐步提高农场组织化、机械化水平,推动智慧农业等相关项目落地汕尾,努力在联农带农上狠下功夫,让促农增收动力更加强劲,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发挥汕垦力量。

  夏至时节,骄阳碧空下的红海湾魅力迷人。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红坎村沿海街边的街头第一家咖啡店——落日冲浪店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几名工人在该店二楼施工搭建遮阳棚。从这里望向街道尽头,可见各色的咖啡店紧挨着,如珠串链;沿街民居外墙搭建了钢架,一群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按照设计图纸为沿海民居的外墙刷上色彩。

  落日冲浪店老板陈华林回忆起当天下午与省委书记黄坤明的见面,难掩喜悦的心情,“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坤明书记亲切地与我握手,随后他询问了门店的经营情况,对我们年轻人的创业发展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受到鼓舞后,更加坚定了创业发展的信心。陈华林原先是名冲浪教练,热爱家乡的他抓住了当地对海边街区闲置民宿进行收储、出租的契机,在海边开起了一家“冲浪培训+咖啡休闲”的特色店铺,把“冲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融入到咖啡店的经营模式中,带动了一批冲浪爱好者及游客到此游玩消费。

  无独有偶,返乡青年刘德江将红海湾的多个闲置场地改造成了广受好评的咖啡店,成功为当地旅游业引流。作为遮浪街道施公寮村的乡村职业经理人,刘德江则在当天向省委书记黄坤明汇报了工作,“他看到我们这些返乡青年创业取得的成绩很是欣慰,并勉励我们为乡村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回忆起当天与省委书记黄坤明交流的场景,刘德江的话语中充满着自豪之情。

  近年来,红海湾开发区发挥遮浪街道亲海临水优势,对海边闲置民居进行集中收储,引进了刘德江、陈华林等10多名红海湾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形成“咖啡+文旅”的产业融合发展,并借力新媒体平台迅速吸引大量客流。

  遮浪街道红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华源表示,该村将继续携手企业共谋发展,广泛凝聚乡贤力量,充分发挥好海洋资源优势,抓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持续探索有益当地的发展模式,在美化家园的建设中,带动村民齐心干事创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

  陆河中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环保设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并于2023年成立了中奕研究院,专注于环境科技领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环保工程设计、施工,环保设备研发及研发成果产业化推广。记者回访时,该企业厂房内机器轰鸣声不断,各岗位工人正在有序进行生产作业。

  “黄坤明书记看得仔细、听得认真,我给他介绍展陈的产品时他还亲自动手拿来观看;在仔细询问我们企业发展情况时,他还给出了很专业的市场风险提醒,我感受到了黄坤明书记对我们企业发展的关心与期望。” 该公司总经理陈群回忆起向省委书记黄坤明汇报工作的细节时如是说。他表示,其公司将牢记省委书记黄坤明的叮嘱,发挥企业研发能力优势,积极抢占节能环保这一产业新赛道,紧盯金属回收,提升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运用,不断塑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同时,将加大在陆河的投资力度,把总部业务重心迁至陆河,形成“立足陆河、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结构布局。

  “黄坤明书记此次到陆河高新区调研指导,为陆河高新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倍感鼓舞、重任在肩。”陆河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刘志斌表示,该区将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提振精神、加速奔跑、奋勇争先,坚持“营商环境、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一起抓,进一步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高新区产业发展“量”“质”齐升,更好地发挥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据了解,陆河近年来紧紧围绕“重法治、提效能、优服务、降成本、解难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赶超跨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特别是把建设工程领域行政审批由24个环节压缩至6个环节、推行“拿地即开工”等,大大提高了高新区招引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的速度。同时,当地政府全力当好企业“店小二”,让入驻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放心发展。目前,陆河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园内企业新项目正陆续动工。

  汕尾日报记者  杨镕墁 吴晓媛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