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平均气温超30℃,炎热的天气叠加暑假的到来,有不少市民朋友将目光瞄向户外水域。游泳固然可消暑降温,但水中的危险不可忽视,近日,记者探访我市多个户外水域,看到有不少人在游泳,部分游泳者安全意识淡薄,不仅没有穿戴救生衣等设施,甚至带着自家孩子在水里戏水游玩,虽然这些户外水域都警示禁止游泳,但仍有不少人无视警告,执意下水游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图 海丰县顾莲峙村河段上设置的“禁止游泳”警示牌。
“禁止游泳”阻挡不住野泳者
在海丰县洋公坝,记者看到一条河道里就有几十人在游泳,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有些市民只在岸边戏水,但也有半数以上的人会选择下水游泳。河边,不时有游累的游泳者上岸休息或离开,也有市民领着自家孩子前来戏水,安全意识较高的市民会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套上游泳圈下水,但也有很多人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直接下水畅游。
“这条河道水位很浅,所以有很多人来这里游泳,河道越往上水位越深,尽量不要在上游游玩。”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洋公坝水域面积较大,水质较为清澈,许多人会选择到这边游水解暑,但只有这一段水位比较浅,比较适合玩水。
图 野泳者聚集在海丰县顾莲峙户外一水域游泳。
记者留意到,尽管现场设置了“禁止游泳”等警示标语,不少市民仍视而不见,直接下水游玩,一位家长带着身高不到一米孩子在河道旁游玩,没有穿戴任何安全防护设施。
事实上,海丰县洋公坝的户外水域野泳情况,只是我市户外野泳的“一隅之地”,在海丰县顾莲峙村一户外水域附近也有野泳者的身影。
7月12日下午时分,记者前往海丰县顾莲峙村一户外水域也有不少市民在游泳,大部分游泳者都是自驾前往,他们将私家车停靠在马路边,一纵队车排起了长龙,一辆挨着一辆。马路边上有人更是搭上帐篷,挂着泳衣、泳圈等物品摆摊叫卖出售,也有流动摊贩售卖小吃,形成了“游泳商业圈”。
图 摊贩在海丰县顾莲峙村河段铁栏门前售卖救生物品。
走近该水域铁栏大门口,几块告示牌赫然在目,上面分别写着“水源重地,禁止游泳”“饮用水源保护区 严禁游泳 禁止垂钓”等显眼字样。但是,和告示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水里畅游的人群。记者目测,包括老年人和小孩在内,有近百人规模在戏水游玩,他们根本无视警示标语。
虽然该处水域周边都有铁栏和铁丝网组合围挡,但事实上“阻拦”的效果有限。入口处本该紧闭的大铁门却敞开着,沿着河道往上走,记者看到有部分铁栏被破坏,野泳人员俯身后可以轻易穿过,顺着斜坡往下,就能步行来到水域边。
知情人士透露称,铁栏和铁丝网也无法阻挡野泳人员游泳,他们总能找到下去的办法,有的甚至直接破坏防护栏。
图 在海丰县顾莲峙户外一水域,家长带着孩子穿过被破坏的栅栏铁丝网。
记者了解到,海丰县顾莲峙村的河段一直是野泳人员畅泳的“胜地”,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当地政府在顾莲峙村河段,设置安全隔离带、增设两边的防护栏,完善水域周边安全防护设施,设立公告牌,禁止人员在水域内游泳、钓鱼。近期,也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专项行动,对游泳戏水的市民进行劝离,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一位市民说,在饮水源区游泳,会对水源产生污染,是不道德的,因此要树立起保护饮水源的意识。
不少野泳者仍抱有侥幸心理
江河大海水文环境复杂,野泳必然带有风险。去年以来,我市有发生过溺水事件。在2023年8月,海丰县海城镇莲花山大液河埔仔洞段发生一起群众落水事件。事发后,经全力搜救已搜寻到全部落水人员,其中4名已无生命体征。2024年5月2日,陆丰市湖东镇发生一起群众意外落水事件,造成一家五口中的四人不幸遇难。当时一名38岁的妈妈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其间一孩子不慎落水,其母亲和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经救援,4名落水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以上两起悲惨的溺水事件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到野外危险水域游泳,但不少市民除了惋惜外,没有更多的警醒。“我游泳技术不错,而且水位那么浅,那么多人在这里,不会有事的!”拥有多年野泳经验的陈先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水性较好,在野外游泳没有什么问题的。像陈先生一样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员有很多,他们大部分都表示,之所以选择在野外游泳,就是为了方便省事,觉得这些场所干净,自己小心点,只要不去深水区,就肯定没问题。也有许多带着自家孩子前来戏水的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和孩子戴了游泳圈,而且只在岸边的浅水区游玩,没有什么危险可言。
图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海丰县洋公坝的河道里戏水玩耍。
“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相关数据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 10%。溺水原因主要是夏季天气炎热,有市民游客选择野外游水,不慎溺亡的;还有很多人在水边玩耍,不慎落水,导致溺亡;还有现在正值暑假,孩子无人照看擅自相约下水游玩,不慎溺亡的。”汕尾市消防救援支队陆河大队河田消防救援站站长李叶茂告诉记者,野外游泳其实有很多危害,如:大部分水域水况复杂,野泳时,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涡等情况,容易发生意外。野外水域的水未经消毒,水质差,细菌多。一旦与皮肤伤口接触,易造成病毒、寄生虫入侵。夏日气温高,水面与水下温度差距大,极易造成抽筋,进而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野泳场所通常人员稀少,一旦发生意外,很难第一时间求救或被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李叶茂提醒:当前,我市正值汛期、暑期、出游高峰期“三期叠加”阶段,强降雨、台风、持续高温炎热等灾害性天气频繁,野外戏水游玩的风险大,容易发生溺水、山洪等安全事件。
新闻+
充分预防、智慧救援、科学救护
如今,正值夏季,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广大市民朋友如何防溺水?遇到自然灾害又该如何自救?记者采访了我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李立文,为广大市民朋友科普防溺水安全知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李立文介绍溺水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普通人溺水后如何自救?李立文分析指出,不会游泳和会游泳的人员的自救方式不同。
(1)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2.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通过“仰漂”的方法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也就是深吸一口气,身体放松,头部向后仰,双手向两侧伸直自然沉入水中,切记手臂不要抬出水面。
3.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4.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施救者不放。
(2)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3)当遇到他人落水的时候怎么做?
1.首先“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2.如果溺水者靠近岸边(近距离救援时)
可以在岸边借助裤带、树枝、毛巾、竹竿等工具将溺水者拉上岸。
有两点要注意的:
施救者降低重心,确保自身安全,避免被溺水者拉下水。
施救者将树枝、竹竿等从侧面移动接近,以免打伤溺水者。
3.如果溺水者远离岸边(远距离救援时)
可以采用抛掷法进行救援:将绳索、塑料桶、救生圈、木板或者密封的空矿泉水瓶等抛向溺水者,帮助溺水者借物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以上三点都是在岸上救援:特别强调一点,中小学生不能下水救人。
4.如果成年人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记住千万不要从正面靠近溺水者,防止被溺水者死死抱住。
总之:岸上救优于下水救,器械救优于徒手救,团队救优于个人救。
(4)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有哪些急救方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我们要仔细检查,如果溺水者有意识:我们要做好溺水者的保暖,同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如果溺水者无意识,呼之无反应、但呼吸平稳,将其翻转为侧卧位,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保暖。
如果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打开气道-2—5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李立文表示,学习自救、他救方式只是防溺水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想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危险水域,从根源上消除溺水隐患。
记者: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