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2.02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同期回落 3.9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电子信息与电力行业发展迅猛,电气行业发展放缓。
从行业看,上半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以上的行业有6个,呈现“五增一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产能大幅提高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上年同期(-12.2%)提高37.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在陆丰宝丽华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新增火力发电项目的带动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快速发展,同比增长21.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因受汕尾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订单减少的影响,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2.5个百分点,仅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9.0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9.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4.5%;而文教、工美、体育及娱乐用品制造业呈下降态势,同比下降0.9%。(详见表1)
表1 2019年上半年汕尾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及增速
行业名称 | 累计增加值 (亿元) | 同比增长 (%)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 92.02 | 7.9 |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2.16 | 25.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2.29 | 21.0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2.07 | -0.9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2.04 | 9.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9.36 | 7.6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13 | 4.5 |
(二)重工业快速发展,增速快于轻工业。
从轻重工业看,今年以来,在电子信息与电力两大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重工业增速反超轻工业,改变了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轻工业快速领跑的形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0.94亿元,同比增长12.8%,快于轻工业8.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1.08亿元,同比增长4.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3.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5.5%。
(三)股份制企业快速增长且主导地位牢固,外资企业发展明显放缓。
从企业注册类型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发展明显加快且主导地位牢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09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87.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发展明显放缓,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1.29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8.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同比增长2.6%;集体企业同比下降3.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同比下降2.9%。
(四)出口形势大好。
今年以来,在出口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的带动下,出口形势大好,扭转了2015年下半年至2018年出口持续负增长的局面。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81.88亿元,同比增长31.0%,比上年同期(-8.5%)提高39.5个百分点。
(五)现代产业发展良好,高技术制造业拉动作用大。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1.10亿元,同比增长19.4 %,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提高2.7个和3.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8%,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比上年同期(-1.0%)提高9.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7.5%,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08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比上年同期(-6.9%)提高13.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6.2%,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汕尾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但停产企业多、企业亏损面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一)工业生产增速走低。
从累计增速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7.9%,增幅比1-2月、1-3月、1-4月和1-5月分别回落4.1个、1.7个、5.2个和3.4个百分点,增速走低趋势明显。
从行业增长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29个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8.6%,比上年同期收窄26.6个百分点,有13个行业增幅低于一季度,18个行业增幅低于上年同期,行业增长面明显大幅收窄。
从龙头企业看,汕尾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产值下降,两家企业共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3.1个百分点。
从新增产能看,今年以来,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企业数为0,去年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1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而今在库的停产企业却高达1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7.7%,由于基数负担(在库停产企业同期完成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5.1个百分点,停产企业数量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综上可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二)民营工业增速回落,贡献减弱。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5.64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4.2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7%,比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7.5%,比一季度下降7.1个百分点。
(三)企业亏损面逐月扩大。
1-5月,汕尾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41.62 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5.8%,但亏损企业多达49 家,亏损面高达19.8 %,比上年同期扩大5.0个百分点,比1-2月(16.2%)、1-3月(17.8%)和1-4月(18.6%)分别扩大3.6个、2.0个和1.2个百分点,亏损面呈逐月扩大趋势;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7亿元,同比增长3.5%。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上半年,全市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发展最快与最慢的两个地区增速相差35.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是市直、城区和陆丰市,分别增长18.2%、17.7%和16.0%,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0.3个、9.8个和8.1个百分点;海丰县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6.7%,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而红海湾和陆河县形势严峻,分别下降17.0%和10.5%,比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24.9个和18.4个百分点。(详见表2)
表2 2019年上半年汕尾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
地 区 | 累计增加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 |
全 市 | 92.02 | 7.9 | - |
市 直 | 24.02 | 18.2 | 10.3 |
城 区 | 9.01 | 17.7 | 9.8 |
红海湾 | 5.15 | -17.0 | -24.9 |
海丰县 | 27.20 | 6.7 | -1.2 |
陆丰市 | 16.55 | 16.0 | 8.1 |
陆河县 | 10.08 | -10.5 | -18.4 |
三、对策建议
(一)不断加强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培育新增长点。不断加强培育工业企业力度,不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帮扶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做大规模,进一步促进“小升规”培育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个体户转制为法人企业,纳入“四上”企业统计范围;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优质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着力点,组织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现有优势产品规模扩大及新兴产业策划储备建设项目,从而形成一个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切实促进重点企业发展壮大,使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汕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二)不断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依托,把项目、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园区倾斜,不断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让更多的企业、项目入驻园区,进一步促进新区产业集聚地、海丰产业集聚地、陆河产业转移工业园、海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深汕产业转移园的发展,以工业园区的集聚辐射作用所带来的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联合,促使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大范围的产业集群连锁效应,随着集聚效应的不断强化,向周边地区扩散其经济势能,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三)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要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持续降低制造业用电价格等,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提升实体经济质量效益;不断加强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力度,增强金融对企业服务的能力,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四)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新驱动。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进一步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能力,放大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引导资金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加强校企对接,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撰稿人:戴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