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2019年汕尾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2020-02-11 16:0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19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稳定,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一、2019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80.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全国、全省分别高0.6个和0.5个百分点,与深圳并列全省第六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3.1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4.89亿元,增长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58元,比上年增长6.0%。

  表1  2019年汕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对比情况表

1.jpg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成主要拉动力。

  与上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从13.3:37.0:49.7(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调整为14.1:37.3:48.6,第二产业占比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接近一半,现代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取得较好发展。

  1、农业生产继续扩大,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9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9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7.18亿元,增长5.6%。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粮食产量41.12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稻谷产量36.27万吨,占粮食产量的比重88.2%,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蔬菜产量126.75万吨,增长8.0%;水果产量30.41万吨,增长6.6%;水产品产量58.87万吨,其中海水水产品产量53.73万吨,占水产品产量的比重91.3%。

  2、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1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重工业出现较快增长,增长18.9%,高于轻工业16.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占比最大,同比增速最高,全年完成增加值1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69.89亿元,下降2.2%。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表现较好,分别完成增加值52.58亿元和28.78亿元,增长26.8%和24.2%。从现代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3.31亿元,增长18.4%;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7.74亿元,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4%和36.4%,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和5.0个百分点。

  图1  2017年-2019年汕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曲线图

2.jpg


      3服务业提质增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增幅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0.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5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7.4%,其中,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业三大门类增加值合计比上年增长12.4%,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5.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7.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6%。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87亿元,增长18.6%。全市全年完成货运量3071万吨,比上年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邮电业务总量(含快递)140.91亿元,增长56.9%。

  (二)投资消费需求上升,对外贸易降幅收窄。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投资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0%。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呈现大幅增长,分别增长11.6%和43.6%,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和34.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长41.9%,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国有经济投资增长55.3%,比上年提高37.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9.1%。投资补短板力度不减,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分别增长49.8%、83.7%、88.8%和216.2%。

  图2  2017年-2019年汕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曲线图

3.jpg

  2、消费品市场回暖向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94亿元,比上年增长8.0%,为2019年以来最高增速。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5.14亿元,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2.80亿元,增长10.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4.26亿元,增长6.3%;商品零售593.68亿元,增长8.2%。消费升级类商品实现平稳发展,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8%,比全国(-0.8%)、全省(-2.1%)高出8.6个、9.9个百分点,呈现逆势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0%和3.2%。

  图3  2017年-2019年汕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曲线图

4.jpg

  3、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利用外资全年波动较大。2019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67.74亿元,比上年下降5.6%,降幅比上年收窄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56亿元,下降0.2%;进口80.18亿元,下降10.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降幅(-2.8%)比上年收窄2.1个百分点。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出口比上年增长10.8%,快于外商投资企业6.5个百分点。从商品结构和出口地看,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占比65.4%;香港为主要出口市场,占比85.8%。利用外资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0亿元,比上年下降18.7%。从全年看,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除4、5、6、7月份累计增速出现短暂的增长以外,其他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全年累计增速最高为47.4%(1-7月),最低为-66.0%(1-2月),全年数据波动较大。

  图4  2017年-2019年汕尾进出口总额增速曲线图

5.jpg

  (三)社会民生发展良好,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预期目标超额完成。2019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4%,与上年持平,控制在3%以内。截至12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00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01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316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110.1%和100.7%。

  2、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3元,比上年增长8.5%。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1元,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5元,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72,比上年缩小0.03。

  3、物价指数符合预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温和上涨。201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0%,符合3%的预期目标。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7%,衣着上涨1.8%,居住下降1.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医疗保健上涨6.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1%。

  (四)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八项支出明显增加。2019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93亿元,增长1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八项支出比上年增长16.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05.13亿元,增长5.6%。利润总额24.96亿元,增长20.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减少,比上年下降15.2%。

  3、信贷规模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1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02.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本外币贷款余额521.64亿元,增长22.6%,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8.3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93%,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9年,汕尾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好的发展态势,但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下几个隐忧,值得关注。

  (一)工业持续增长基础不牢固。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2019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3%(为四经普修订后数据,原修订前2018年快报数占比40.0%),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40.3%,低于第三产业6.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不稳定,增速波动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达13.1%(1-4月),最低仅为6.7%(1-9月、1-10月),高低差达6.4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支撑作用减弱,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汕尾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陆丰宝丽华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增加值合计增速(21.2%)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一家企业出现负增长,降幅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工业亏损企业增加,企业亏损面扩大,全市2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6家,亏损面达14.2%,比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

  (二)“四上”企业培育困难。2019年末,全市“四上”企业665家,全年申报入库88家,退库52家,“四上”企业数量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中最少,仅占全省比重0.5%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4家,比上年末仅净增 9家。“四上”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新培育“四上”企业数少,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三)房地产销售市场放缓。201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虽然保持快速增长(增长41.9%),但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商品房销售市场明显放缓。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24.15万平方米,下降5.6%,比上年增速回落8.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3.67亿元,下降7.0%,比上年回落39.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

  (四)外贸进出口表现低迷。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全市货物进出口贸易表现低迷。201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出口下降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0.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外贸出口结构有待调整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19.0%)比加工贸易出口低62.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支撑外贸发展动力不足,占出口总额比重仅6.5%。

  (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019年,各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不一。总量发展不平衡,海丰县、陆丰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最大,两地占全市的六成多。速度增长不协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高的市城区(增长8.0%)与最低的陆河县及红海湾(均增长3.2%)相差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最高的市城区(增长15.0%)与最低的陆河县(下降8.9%)相差2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最高的陆河县(增长50.6%)与最低的陆丰市(增长10.1%)相差40.5个百分点。

  三、2020年经济形势研判及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受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汕尾所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等各种因素叠加,全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从短期来看,肺炎疫情导致交通运输、旅游、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等行业遭受巨大冲击,打乱企业正常生产安排,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并且通过就业和物价传导,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汕尾正处于多重机遇叠加的优势没有变,“融湾强带”取得良好开局,向西融湾大格局加快推进。继《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之后,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公布施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政策支持,为我市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外资十条”等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前期国家及广东省出台的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形成合力,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汕尾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预计疫情对全年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因此,面对当前严峻形势,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建议:

  (一)切实为企业减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要科学评估疫情影响,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要落实好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扶持企业复产复工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差异化的税收返还、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体系,帮助企业在疫情过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把为企业减负的重点从减税降费逐步向减轻融资负担延伸,把更多减负的措施放到减轻融资负担方面,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发挥好汕尾海工基地、陆丰核电等一批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制造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增资扩产,推动信利高端车载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4”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上下游产业互促共进,持续推进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四上”企业培育,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完善招商激励机制,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和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惠企政策,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增强招商竞争力,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加大对现有市场主体培育,落实“个转企”、“小升规”各项奖补措施,提升企业“上规”积极性,同时精准培育企业上市,填补全市上市企业空白,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培育壮大资质建筑企业,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大力扶持资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市政公用、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特级资质企业,增强本地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全市建筑企业实力整体提高,推动建筑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规范房地产秩序,转变居民消费理念,引导居民理性消费,逐步建立起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发展。

  (五)转变外贸进出口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回稳增长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省市稳外贸系列政策,保证外贸稳增长奖补扶持政策落实,主动对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大力培育外贸民营企业,优先发展一般贸易进出口,鼓励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自主品牌,增强外贸新动力,扩展外贸新空间,促进对外贸易实现增长、回稳向好。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导向,依托各自资源、区位等优势,以县区产业园区为招商载体,着重引进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本地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形成红色文化基地、电力能源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区域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扎根各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