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市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全会精神,总结2020年全市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财政工作。市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财政局副股级(含)以上干部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献良同志作讲话。
会议指出,202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疫情等因素对财政收支的冲击,狠抓收入组织,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聚焦“三大行动”,大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抓好资金筹集,充分挖潜增收,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1亿元,增长8.39%,增幅居全省第4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申报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保障“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等中心工作落实。三是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2020年全市财政九大民生支出199.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85%,有力保障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四是扶持产业发展,做好企业降本减负工作,落实产业共建财政奖补、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外贸发展等财政扶持资金政策,支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财政发展后劲。五是抓好支出管理。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抓好财政支出进度管理,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推进项目实施和加快支出进度,提升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汕尾奋力开启新征程、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关键五年,全市财政部门要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牢固树立以“政”领“财”的意识,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的系统思维,坚持聚焦主业主责的工作方法,坚持守土有责的担当精神,坚持深化改革,建立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机制。要坚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核心地位、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等导向,为我市“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2021年的系列目标任务,从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角度,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各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抓好收入组织。一般公共预算方面,要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政府性基金方面,要重点做好土地文章,做大政府性基金规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要统筹好资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同时加强动态监控,深化新常态下财政经济运行规律研究,加强对财税收入形势分析和经济运行情况的研判,强化收入动态预警。积极挖潜增收,想方设法通过清理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多方筹集收入,特别是充分挖掘政府性资源资产增收潜力。二是全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力;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落实好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两个责任,加强责任分解,严格考核督促,健全通报、支出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行政问责等一系列措施,均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清理回收各类存量沉淀资金,提高财政支出时效;加强库款调度管理,建立健全库款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库款维持在0.3-0.8的合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全力服务中心大局。坚持以“政”领“财”,紧紧围绕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署,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培育财源税源,支持深化拓展“双招双引”、统筹抓好“双进双产”,支持构建具有汕尾特色的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和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3+2”现代产业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落实重点项目“1+5+X”工作协调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坚持“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全力保障推进“红色细胞工程”、“平安细胞工程”、平安汕尾建设、“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等。四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推进底线民生保障,继续完善财政托底保障机制;支持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落实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各项惠农财政政策;全力保障省、市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支持办好民生实事。五是全力加强财政管理。扎实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打造“阳光财政”;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健全日常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稳步推进落实“数字财政”工作,用好信息化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建立“一个部门对口一个科室”服务工作机制,明确每个市直预算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事项由一个科室对口负责,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六是全力推进财政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推广“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预算安排机制;树立“花钱必问效”的绩效观念,加快推进市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七是全力防范财政风险。抓好基层“三保”工作,牢牢把握兜住底线的要求,在编列年度预算时将“三保”需求足额编列,不留缺口,确保兜牢“三保”底线不出风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巩固好去年我市成功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的工作成效。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服务效能。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财政改革发展的首位,全市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要引导财政系统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部职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自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体抓落实;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对党负责、对本单位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创建财政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做到清正廉洁。坚持严抓严管,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纪问题;持续抓好纪律教育,抓实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认真落实日常谈话提醒制度;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增强信息公开,加强日常监督;持续整治“四风”,坚持纠“四风”、树新风,以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落实。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加强干部的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帮助财政干部提升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培养管财理财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