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财政局 > 专题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部门预决算 > 部门决算 > 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2016年汕尾市农业局部门决算基本情况说明
2017-11-11 00:00     来源: 本网讯    发布机构:汕尾市财政局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

汕尾市农业局是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本部门包含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果树研究所、种子站、农机监理所等下属单位。市畜牧兽医局归口农业局管理。主要职能包括:

  1、贯彻执行中央、省和市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制改革。

        2、拟订种植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有关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制定相关涉农政策。

        3、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工作,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承包纠纷仲裁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

  4、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指导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方向和有关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配合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5、拟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提出农业产业保护、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建议,参与拟订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6、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依法管理农业标准化工作,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组织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7、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许可及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实施农业生产资料国家标准,负责农业机械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8、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植物防疫检疫政策,指导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组织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依法负责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的有关工作。

  9、承担农业救灾复产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农业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承担农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10、制定农业科技、农技推广的规划和有关政策,指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组织引进国外农业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11、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12、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牧草地和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主管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牵头拟订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指导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13、制定并实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工作,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依法管理外来物种。

  14、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综合分析和反映“三农”工作动态,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协调市直涉农部门和中央驻汕涉农单位的有关工作。

  15、组织开展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6、承办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员构成情况

截至2016年底我局核定编制数42人(不含市纪委派驻市农业局纪检组编制3人),其中:行政编制36人,占总编制数的85.71%;事业编制6人,占总编制数的14.28%。年末实有人数70人,其中:在职人员46人,占实有人数的65.7%;离退休人员24人,占实有人数的34.3%。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6年度收入合计1553.67万元,与2015年度相比,收入总计减少68.89万元,下降4.2%。财政拨款收入1553.67万元。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6年度支出合计1389.92万元。与2015年度相比,支出总计减少63.53万元,下降4.4%。财政拨款支出1389.92万元,财政拨款支出中基本支出750.85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54.02%,基本支出用于:招商引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事业单位医疗、行政运行及住房公积金;项目支出639.07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45.98%,主要用于招商引资、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公益事业、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及其他农业支出。

四、“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说明

汕尾市农业局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4.12万元,支出决算数比2015年减少2.27万元,下降35.2%。其中: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3.49万元。本部门机关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占“三公”经费总额的84.7%。

3.公务接待费决算0.63万元,占“三公”经费总额的15.3%。

五、主要的民生项目和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情况说明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全市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农业产出。至年底,全市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13.76万亩,投入资金2.06亿元;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有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今年来,根据中央和省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粮食种植补贴改革,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6年,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着力培育、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20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有67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22家(2016年新增8家已通过省的公示)、市级44家),带动农户6万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01家,成员1万多户,带动非成员农户5万多户(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6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5家);家庭农场1346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加快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招商引资。

我市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江苏宝莲生物科技、香港中汕等一批企业在我市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并带动了一大批工商资本在我市投资建设农业基地,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四)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近年来,我市挖掘自身传统资源,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汕尾市加快打造特色品牌步伐,着力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产品,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至2016年底,广东省300多个“菜篮子”基地中,我市有27个,省级“菜篮子”基地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23个,有机食品认证19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共5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5个,海丰虎噉金针菜、陆河青梅、陆河木瓜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陆河县“生宝木瓜”、海丰虎噉金针菜分别获得“广东名果”和“广东名菜”称号,陆河青梅、华侨油柑、虎噉金针菜等3个区域公共品牌和“瑞和丰”蒜头、“华夏独秀”萝卜条等9个经营专用品牌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67个产品入围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库。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现代农产品基地建设为汕尾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目前,全市涌现出的市城区红草辰州蚝、凤山红灯笼荔枝、海丰虎瞰金针菜、莲花山云雾茶、莲苑茗茶、联安海纳有机米、公平牛肉脯、平东生姜,陆丰乌石芝麻、陂洋菠萝、大安大蒜、潭西番薯、博美萝卜、陆河青梅、生宝木瓜、乌盾山茶叶、华侨红杨桃、奎池油柑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度和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汕尾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稳粮增效,切实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得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全面提升。全市共推广农业优良品种60多个,农业实用新技术10多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优质率达87%;全市共培训农技人员800多人次,培训农民2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技术小册子7000多份。初步形成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中枢、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为纽带的上下联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强化引外脑、用外智。加强与省农科院、华农大等科研院校科研团队的合作,共建“汕尾市农业科技人才驿站”,促进技术交流,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市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创新农机推广方式,提升农机推广服务能力,拓宽农机推广应用领域。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102.8万千瓦;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

(六)扎实推进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纪委及农业部门,采取督导、问责、倒逼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6年底,全市全面完成了全市60个经济联合总社和441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清理核实工作,应建的57个镇级农村“三资”平台已经全面完成,覆盖了全市所有镇(街道),陆河县109个村实现县、镇、村三级互联互通;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共投入资金1755万元,配备管理和工作人员323人;全市57个镇级平台都已开展了交易,全市平台受理交易全市平台受理交易288宗,成交额13157.4万元,其中,资产资源类61宗,底价1856.26万元,成交额2404.86万元,溢价29.55%;工程建设类227宗,底价11074.44万元,成交额10752.68万元,降价2.9%。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成功交易,初步发挥了我市农村“三资”平台的监管和服务功能,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我市按照全面部署、先易后难、依法依规、积极稳妥的原则开展确权。陆河县被定为全省十八个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县之一,已完成4230亩确权任务;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稳定为前提,按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方针,精心组织,初步确定先行镇,选择村干部得力,土地承包矛盾不突出的村先行先试。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组织开展确权工作的乡镇61个,进驻率100%,颁发证书823本,已实测承包地面积12.7120万亩,实测率8.66%。同时,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6.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1.2%。2017年3月22日,汕尾市政府在陆河县召开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了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推进土地确权工作。

(八)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改革创新,规避农业生产风险。陆续开展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政策性岭南特色水果种植保险和“政银保”等工作。其中,2016年全市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参保面积35.5万亩,占全市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34.5%。

(九)深入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陆河螺溪片区、海丰莲花片区、陆丰大安西南片区3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到目前为止,陆河县螺溪片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累计投入资金1162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投入7544万元,县级项目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投入4076万元)。海丰县莲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957万元,两个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已经完成了“一年初见成效”的市县绩效评估工作,下来将接受省的绩效评估。陆丰大安西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规划、勘察设计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附件:2016年汕尾市农业局部门决算

 

 

汕尾市农业局

2016年8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财政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