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 环保新闻 > 政务动态

南方观察 | 汕尾“1+2+9”工作安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3-27 来源: 南方+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3月25日,一场长达10小时的会议拉开了汕尾市高质量发展“1+2+9”工作安排的序幕。15位汇报人依次登台汇报重点任务、重点指标和重点举措,其中,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晒账本、亮承诺”。

  南方+带你重温大会要点,透视“1+2+9”工作安排的底层逻辑!

系统思维

从“各自作战”到“系统集成”

  “1+2+9”工作安排,是汕尾着眼推进现代化建设、破解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确定的一套系统性攻坚打法,旨在整合各方力量、明确重点方向,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增量和重要支撑。

  它的结构好比一座“金字塔”。“塔尖”是狠抓基层党建这一基础保证,“塔身”是“百千万工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两个关键牵引,“塔基”是开展“九大提升行动”,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这座涵盖“百千万工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层党建、平安基础等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的“金字塔”,把各方力量、重点任务都纳入进来,但又不是简单的任务相加,而是通过优化结构、延展纵深,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让各地各部门跳出一隅看全局、立足全市谋发展,以“组合拳”推动汕尾加快发展、跨越赶超。

辩证思维

从“直面挑战”到“弯道超车”

  面对县域经济薄弱与市级统筹不足的双重挑战,汕尾坚持“县为主体”与“市县捆绑”并行,既激活基层自主性,又通过纵向协同弥补县域资源短板,让市直部门争当“主攻手”、当好“硬靠山”,形成市县合力攻坚、协同作战的局面。

  面对资源有限、财力有限的挑战,汕尾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统筹”并举,比如将产业培育视为“百千万工程”的主攻方向,根据县域、镇域、乡村的不同资源禀赋,找准各自着力点和突破口,以产业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抓好产业发展,带动典型镇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全域镇村典型示范。

  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工作,汕尾坚持“深化改革”与“保障支撑”并重,既以制度创新破除堵点,又通过强化资金、土地、人员等要素保障夯实基础,形成“改革释放活力、保障巩固成果”的良性循环。

  作为后发地区,汕尾还坚持“拉高标杆”和“补齐短板”并进,既直面教育、医疗等现实短板,更以超常规手段在新能源、海洋经济等新赛道上建立先发优势,尤其是在海上风电、农文旅融合等领域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闭环思维

从“绘就蓝图”到“脚下有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推动“1+2+9”工作安排落地见效?

  ——量化目标:将GDP增长5%、工业投资360亿元等宏观目标,分解为“百大攻坚项目”,以工程化思维实现目标可量化、过程可追踪、效果可评估。这一“把战略装进数字”的做法,既破除模糊治理的弊端,又为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传导责任:创新“市县捆绑”机制,打破传统行政层级的“隔热层”,让市直部门从“政策制定者”转变为“共同施工方”,通过“纵向帮扶”“联合攻坚”等机制,将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转化为目标一致的“命运共同体”。

  ——动态调度:针对项目落地中的“卡脖子”问题,建立“直通车”提级调度机制,通过“一事一议”快速突破要素瓶颈。这种“特事特办”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基于汕尾发展阶段特征的制度设计。要知道,在追赶型经济中,行政效率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

  ——分层动员:通过“发一度电捐一分钱”等市场化手段重构利益联结、撬动企业力量;以“幸福食堂”激活村社互助网络;以“乡村CEO”引入专业运营力量;借帮扶政策对接湾区资源……这种分层动员策略,将分散的社会资本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变量”,超越了传统“输血式”帮扶,在公共服务领域植入可持续的造血机制。

  不难看出,“1+2+9”工作安排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突破了传统线性思维,以系统思维、辩证思维、闭环思维重构汕尾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脚下的路,已然铺就;前方的光,熠熠生辉。期待“1+2+9”的全新打法,推动汕尾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答卷!

       南方+记者 陈欣欣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
主办: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660-3344605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