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6-27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金融工作局 > 互动 > 金融知识库 > 金融知识
别用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
  • 2023-02-08 16:59
  • 来源: 成都商报电子版
  • 发布机构:
  • 【字体:    

  人们避之不及的债,被包装成了可以年赚百万的工具。不管是哪种模式,背债的本质其实就是骗贷。为什么包装公司和背债人敢于铤而走险?说白了还是利益诱惑太大。

  如果背债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偿还贷款,那动辄两三百万的贷款,扣掉分账后,对其而言是笔不菲的“意外”之财;包装的公司哪怕前期需要垫钱,给背债人交社保等,但后期五六成的分账,同样是一笔巨额收益。

  正常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时,为了避免贷款收不回来,都会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对借贷人的资质、还款能力等进行考察。背债骗贷的模式,正是瞄准了部分金融机构对资质审核不严的漏洞,这无疑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坏账,挤占金融资源,也会造成不小的金融风险。

  按照刑法等相关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涉嫌犯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还会继续加码。

  所以,对类似违法犯罪行为,不管其模式多么隐蔽,应该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及时堵上漏洞,加强风险排查,对借款人的资质和经营状况采取严格的审核把关,避免一些经过包装后的背债人蒙混过关,轻易借到钱。

  当然这里更要提醒那些背债人,把钱从银行借出去,然后当一辈子老赖,如此骗贷的成本和代价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没有工作,生活基本靠“混”,觉得“债不债的”无所谓,反正给钱就行。这是其中一名背债人给记者的直观感受。如果抱着借一笔钱以后不还的想法来骗贷,其实大错特错。借贷以后,金融机构不可能不会催收;再者,几十上百万的“收益”看着挺高,但却是以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的,以后不仅会上各种黑名单,被限高、限消费,子女都可能会受到牵连影响。如果事后选择按期还款,那笔分给包装公司的钱,又何尝不是巨大的损失?

  有的背债人觉得包装公司和自己签了合同,所以没什么违约的风险。其实,既然背债本质上是骗贷,那么所谓的合约就可能是无效的,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确切保证。所以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背债是什么一夜暴富的路子,无视其中的法律风险和被坑蒙拐骗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背债人的招募在网上多处可见,说明类似骗贷的地下运作可能不是个案或者个别机构在操作了。维护金融安全,必须旗帜鲜明地严打。从长远来看,还得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让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更加有据可依,不给骗贷留下空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主办:汕尾市金融工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金融工作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