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出炉,汕尾市再获“优秀”等次,连续5年取得了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片区第一名的佳绩。五连冠背后,汕尾有哪些成绩和经验?南方+对此进行梳理和盘点。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
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汕尾市把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作为扩面积保产量的重中之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汕尾晚稻收割。
2022年,汕尾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100%;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100%;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改率约90%,列全省第四位;2021—2022年省下达4000亩垦造水田任务,汕尾市完工4194亩;具备复耕条件的15亩以上的连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完成率100%。
“2022年,通过推行‘春耕十条’,陆河全县培育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9家,比增200%,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家。”陆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有数据证明陆河2022年出台的“春耕十条”,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提升陆河县粮食生产效益与种粮积极性方面效果显著。
成绩背后,汕尾市委、市政府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粮食安全工作。同时,汕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拿出最坚定态度、最有力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撂荒耕地复耕种粮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另外,汕尾采取一系列“长牙齿”措施加强耕地保护,加快撂荒耕地流转复耕,“非粮化”整治,系统性打好粮食安全组合拳,建立长效常态监管机制。
党建引领
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走进陆丰市内湖镇军湖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开阔亮丽的广场、古朴清幽的古寨、碧波荡漾的小河……到处一派生机勃勃。
然而几年前,军湖村还是内湖镇“脏乱差村”之一。曾见证南昌起义军与张威会师的军湖古寨更是年久失修,杂草丛生,碎瓦满地,尘土飞扬,里里外外一片荒凉。
“美丽家乡建设离不开‘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军湖村党总支书记陈庆满介绍,近年来,该村党总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开展了村容整治美化行动。通过入户宣传、党员带头示范,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带动党员群众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近年来,汕尾市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3+1+7”模式,做好“党建+”文章,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带头作用,组织发动农村党员、网格员、乡村振兴志愿者等在网格化基础上“分片包干”,做好农村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村内环境卫生、农户房前屋后“三包”制度的日常巡查管护与监督指导,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内环境卫生管护,形成“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良性循环,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示范带辐射带动
实现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在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内,村中柏油路宽敞整洁,庭院式农家小楼整齐美观……“蚝情万丈”示范带迸发新时代产业与富民的活力。另一边,“生态农旅”示范带蓬勃着绿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光芒。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引领着城区群众的生活节节向上。
近年来,汕尾市城区按照“整体规划、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总体思路,统筹整合区域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民俗风情、产业特色,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建成以后,带动沿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示范带的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万亩蚝田。
海丰县滨海生态范带上的赤坑镇仁家村以“保底+分红”的形式开办农家乐,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24万元以上。位于大湖的示范带游客服务中心,本身就是集农产品展销、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正在招引大型文旅企业参加经营,也能给村集体带来收入。示范带上的大湖镇新德村今年夏天刚刚举办了首届柚子节,销售量超90万斤柚子,预计给村集体带来超30万元收入。
海丰县滨海生态示范带上的大湖镇新德村今年夏天刚刚举办了首届柚子节。
近年来,汕尾市坚持以实现汕尾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为总目标,聚焦“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标准,在全市谋划建设3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757.1公里,以沿线项目节点为基础,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串点成线、连带成片,真正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近期,省委改革办组织向全省各地征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300余个,并经多轮筛选,从中选出20个。其中,汕尾市“股票田”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成功入选“广东省委深改委评选发布20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目的是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难题。近年来,陆丰市城东街道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渠道。通过探索推动“股票田”改革,城东街道让农户承包地重新实现集约化、连片化、可机械化生产。
同时,该街道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鼓励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盘活撂荒地和闲置用地,探索发展“股票田”“股票树”等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陆丰市城东街道高美村莲林村小组进行集体资产量化暨股份制改革第一轮公示。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汕尾市制定落实《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经联社(集体经济组织)职责清单》等文件,明确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职责,落实“村账镇管”“组账镇管”等财务制度,规范经营运行。印发《汕尾市推动农村产权交易管理规范化工作方案》《关于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营的参考意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511宗,成交额52920万元。印发《汕尾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工作方案》,整改农村集体资产清查问题21个、不规范集体经济合同860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信息问题2144个。
同时,持续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新增26个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推广“股票田”等发展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陆河县推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78宗、1246万元。
数字赋能
“民情地图”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如何第一时间预警矛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近年来,汕尾市聚焦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民情地图”基层管理模式,探索构建的“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赋能乡村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有关经验被省总结推广。
“有了‘民情地图’,村民、网格员和村干部可以随时沟通,反映和解决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鱼水关系’。”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说,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过程中,“民情地图”在新山村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村应用好“民情地图”,做到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
如今,新山村的村道干净整洁,美丽庭院整齐有序,红色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今年8月,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现场会上,新山村作为汕尾村(社区)的代表成为现场点,获得参会领导的一致点赞和高度评价。
今年以来,新山村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在村开展中小学生研学约5万人次,油占米种植面积2000亩,亩产1000斤大米,村民人均年增加收入达5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300万元,增长85.94%,真正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大塘湖景观。
与“民情地图”相匹配的关键词,还有群众路线、网格化、善美村居、党员专项服务队、“五治一体”治理模式、“田字型”治理体系等。近几年,汕尾坚持以基层“微治理”织牢社会“平安网”,将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组织、人员、事务等最小单元,不断夯实基层稳定根基。同时,通过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及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一约五会”制度,增强自治规范性、高效性、协同性。
一直以来,汕尾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放在突出位置抓牢抓实,以良好的工作成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配套工作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原则,明确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每季度开展乡村振兴亮牌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有力有序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同时,汕尾以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目标,谋划开展“乡村振兴大会战”,提出党建引领“未来乡村”示范创建工程的决策部署,把打造“未来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高位推动“三农”领域各项具体工作落地见效,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弱项,探索出一条切合汕尾实际、富有汕尾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南方+记者 郭杨阳 南小渭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金融工作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