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运输厅部署2019年春运工作 打造高效、平安、智慧、温馨春运
|
打印 |
1
月7日下午,在2019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省立即召开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2019年全省春运工作。副省长陈良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良贤指出,春运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春运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干劲,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各项工作。
2019
年春运从1月21日开始,至3月1日结束,共40天。据统计,春运期间,全省旅客发送量预计约1.88亿人次,较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道路发送量约13585万人次,同比下降3.55%;铁路发送量约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60%;水路客运量约615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民航出港人数约9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00%。预计节前客流高峰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3日,单日客流高峰将达到580万人次。总体来看,客运总量增速放缓但结构变化明显。
为做好2019年的春运工作,省交通运输厅从组织领导、安全管理、畅通保障、信息化建设、便民服务、宣传引导等方面对全省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周密的部署安排。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安全工作。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监管,全面排查行业安全生产隐患,建立隐患分类管理和整改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源头防范和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旅客乘车实名制规定和长途客车凌晨2-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强化运行风险管控,严禁船舶“带病营运”、非法运营;扎实做好飞行安全、地面安全、空防安全、危险品运输等航空安全工作,坚决杜绝超负荷生产;加强对线路、行车设备的养护和实时监控,狠抓作业标准化;加强对渡船渡口、通航水域、客轮适航性的检查,强化雾航管理,重点抓好琼州海峡安全管理工作;严肃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路警联动,强化源头治超,严厉打击营转非、外省籍车辆在省内违法违规经营等行为。
二是坚持协调联动,多措并举保畅通。
建立信息共享、交通管控事前会商和路警联动机制,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对有车辆滞留和拥堵苗头的路段要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加强交通信息引导和疏导工作区域联动,增加收费站人力物力投入,提高通行能力。加强春运客运需求预测和迁徙流向分析,统筹安排运力资源,强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互补,打通交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提高联程运输组合效率,促进运输服务衔接便利化。细化完善应对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应急预案,优化高速公路、国省道的保畅措施,制定详细的车辆分流绕行方案,做好风险评估、培训演练、监督检查,确保预案可执行、有成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智慧春运水平。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春运期间主要旅客集散地、旅客流向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图形显示,积极推动省市间、区域间以及跨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在线视频等信息流的整合,构建集出行可视化研判、实时监控调度、事前事中监测、事后总结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智能春运保障体系,合力打造智慧春运。主动引入“互联网+”春运思维,充分发挥各类出行服务平台作用,及时广泛发布天气变化、班次调整、客票余额、道路路况、交通管制等各类信息,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出行选择和乘车体验。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矩阵,突出宣传春运工作的“亮点”“闪光点”,增强群众对春运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高全省春运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积极推动便捷售票、自助检票,创新方式、拓宽渠道,不断提升购票体验,优化检票程序。进一步改善旅客出行、候乘环境,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管理,做好公共场所厕所保洁、商铺管理等工作,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等基本服务,在重点枢纽站场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专用候乘区、医疗服务点等便民专区。在做好春运基本服务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做好异地务工人员留粤过节的慰问活动,深入开展“情满旅途”“公铁联运”“暖冬行动”等主题活动,主动为广大旅客和车主提供便民利民服务,打造春运服务品牌,让旅客出行感受更加温暖舒心。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