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9月5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刊发暗访调查报道《出租车服务乱象何时休?》,直击珠三角九市重点公共场所出租车服务乱象。报道刊发后,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针对曝光的珠三角九市出租汽车服务存在不打表、拒载、“黑车”拉客、打车难等突出问题,立即组织九市业务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落实措施,要求各地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深入排查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强化责任落地,确保整改成效。
当天,各市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立即组织整改。广州市交通部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打击力度,积极与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同时开展大数据执法,全方位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珠海市交通部门加大对拱北口岸的执法力量投入,对于12个月内多次违规违法的出租车驾驶员,将吊销其从业资格并在其他城市进行通报,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氛围。东莞市交通部门要求企业年底前升级更新现有巡游车智能化车载设备,实现智能计程计价、高清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上岗等,通过科技手段杜绝不打表议价、擅自顶班等违规行为。
为进一步改善我省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秩序,提升出租汽车客运服务品质,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结合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服务九大提升行动”,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同步开展打击出租汽车违规经营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对重要站场、重要时段的出租汽车议价、拒载等不文明服务行为和网约车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检视当前出租汽车行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一次行业深调研,掌握出租汽车违法经营的规律性,分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深入了解行业生态,掌握行业运营实际,及时调整行业发展模式和政策,重点针对运价形成和调整机制、健全司企利益分配模式等方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行业改革向“深水区”发力。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落实出租汽车企业在文明服务、合法运营、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经营主体责任,聚焦当前出租汽车行业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
二是强化科技监管。积极推广车载智能终端,集成智能计程计时收费、全时全景视频监控等功能,提升出租汽车行业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从技术手段上解决私自调整、篡改计价器,议价、绕道、人车不一致等问题。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发线上采集数据的自动筛查功能,结合人工抽检核查和线下精准执法,实现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减少出租汽车违法经营和不文明服务行为发生。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各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县区出租汽车行业治理工作的指导,按要求及时上报治理情况,省交通运输厅将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
四是畅通投诉渠道。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群众呼声,公布服务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提高服务投诉处置效率,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有效投诉较多的企业和驾驶员,列入重点监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