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近年来,随着“党建+”模式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汕尾陆丰把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靶心瞄准基层党建,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坚持精准发力、持续用劲,全面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推动基层能办事、办好事、解难题,推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实施“头雁领航”强队伍 确保基层“能办事”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软弱”,是因为战斗力不强;之所以“涣散”,是因为凝聚力不足。
针对部分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陆丰对准病灶找准病因,抓严抓实“头雁”这个关键,制订“问题村”党组织书记整顿工作方案,坚决撤换“四不”村党组织书记,并推出“三个一批”,即选调一批优秀干部到基层任职,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新招一批干部到基层扎根,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围绕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履职本领和服务能力,陆丰大力推进“头雁”工程,持续推动“村官学历提升”行动,分批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到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参加提升培训,充分发挥镇街党校阵地作用,创新开设“乡镇夜校”,常态化举办“节日党校”,推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本领。
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陆丰深化开展党组织和党员“赛龙夺锦、争创五星”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丽镇、村(社区)”和“最脏乱差镇、村(社区)”评比、村支书“登台打擂”、一月一主题“书记论坛”等活动,为村级党组织书记搭建起一个摆思路、亮做法、比成效的展示平台。
突出正向激励强保障 推动基层“办好事”
近年来,陆丰逐年提高村级干部队伍待遇,并为全市333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免费赠送“善美保”,为1959名“两委”干部购买养老保险,让村干部吃上了“定心丸”。
年度绩效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持奖”“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各项专项工作奖励措施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破解了以往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2021年,陆丰市委投入1.6亿元支持基层建设,以充足的经费保障作为强力后盾,确保基层有钱办好事。今年,陆丰将在去年基础上再增加500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用于乡镇“五小”场所、周转房建设以及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和阵地保证。
优化党群阵地强堡垒 服务融合“解难题”
党群服务中心是服务基层党员干部和周边群众的窗口阵地。陆丰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资源,不断完善“1+21+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提供卫健医疗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服务“综合体”,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目标。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政务服务,陆丰大力推进448项县级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到乡镇,其中有关公安、民政、人社等20个部门110项业务下放至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直接办理。
2021年,陆丰投入1000万元建设了100家村级“爱心食堂”,有效解决留守老人儿童“吃饭难”的问题,今年还将再建设100家,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各村(社区)“爱心食堂”全覆盖投入运营。值得一提的是,陆丰还积极打造53个红色党建主题公园,通过开设“四点半课堂”、书法兴趣班、乡村文化集市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让党建融入群众“生活圈”,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陆丰正全力推进村民小组活动阵地全覆盖建设,不断扩展延伸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搭建党群连心桥。
来源:南方+客户端
作者单位: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静娴 陈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