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 > 专题专栏 > 学习角
党建引领基层善治 加快老区高质量发展——广东汕尾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 2023-03-20 11:24
  •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 发布机构: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汕尾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深化提升基层基础建设行动,重构重塑横向为镇村组三级、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机制的“田字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五治一体”治理格局,以基层善治有力带动乡村振兴,打造“未来乡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优势,社会大局稳定向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实施“红色细胞工程” ,全面增强镇村组三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汕尾市深刻认识到,过去基层社会问题频发的根源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因此,要吸取经验教训,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重构重塑镇村组三级治理架构,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不断加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贯彻执行力、队伍战斗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打出一套加强基层党建“组合拳”,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政治建设。汕尾市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建立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党建汇报、基层党代表走进常委会等机制,出台加强市委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全覆盖推行加强政治建设学习、任务、机制“三张清单”,着力破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虚化泛化问题,持续引领全市上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建设。全市60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一月一主题”开展党日活动,打造“红色血脉双修课”、“项目推进集训课”、“创新驱动联训课”三大精品课程体系,创新“巴士党校”、政治建设主题展、“善美先锋”微课堂和“云上3D展厅”等新平台新载体,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编排“四戏一歌”等本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组建各类宣讲小分队,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遍海陆大地、飞入千家万户。强化组织建设。聚焦强化镇街“龙头”作用,深入推进“赋权强镇”,出台镇街权力、责任、服务及镇街党(工)委书记工作任务“四张清单”,高效运作镇街“一中心四平台”,使镇一级权责更加匹配;聚焦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规范落实各类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实行挂牌督办推进“两村”综合整治和清牌减负增效行动,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7个,全面消除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聚焦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纳米”,出台《汕尾市村民小组管理办法(试行)》,实行组账村监镇管,推动所有村(居)民小组100%建立党组织,切实解决村民小组“权大责小”问题。强化队伍建设。“好稳严实”高质量完成镇村换届选举,推动镇村两级班子实现年龄、学历结构“双优化”,推动村民小组长中党员比例大幅提升。开展每季度县(市、区)亮牌亮剑、每两个月镇街党(工)委书记“登台打擂”、常态化村级党组织书记“比武”交流,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推进党员“先锋指数工程”、“赛龙夺锦、争创五星”和干部队伍“五识五评”,全面提振基层党员干部精气神。强化作风建设。落实省委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完善村务监管机制,推进村(居)民小组“三资”规范化管理,推行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

  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创新推行“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机制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层出不穷的矛盾问题,汕尾市创新“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全市刑事和治安警情、命案发案数位居全省最低位,信访增量和存量实现“双下降”,“平安汕尾”已成为一张亮丽的汕尾市名片。以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坚持“四数联动”,以数字社会治理为重点,创新绘好用活具有汕尾市特色的“民情地图”,围绕“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聚焦“1+20”高频民生需求,上线“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13大类35个应用场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优、自治好,实现“一张地图知晓村情民意,一台手机实施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以“网格化”推进精细治理。持续做深做实“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全科网格”,优化完善、重新布局大网格56个、中网格868个、小网格4555个,构建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中心体系,全方位排查管控风险,全闭环落实工作处置,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以群众路线凝聚治理合力。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开展机关干部“返乡走亲”、镇街干部“驻村连心”、村社干部“入网知心”、基层党员“联户交心”的“一亲三心”活动,持续开展项目化、清单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政策交给群众、把蓝图交给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赢得理解和支持。

  构建“五治一体” 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汕尾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推动形成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基层治理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坚持党建引领共治“齐抓共管”。鼓励引导乡贤参事会、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红色物业联盟”创建和“揭榜共建”,推动全市3336个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一核多元、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激发活力”。推动各村(社区)全部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推进基层自治“智慧+”,全面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定纷止争”。实行基层“一站式”法律服务,推行“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户一法律明白人”,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在全省率先建成“信访超市”,成立“夕阳红调解服务队”等各类调解组织934个,依法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持党建引领德治“春风化雨”。传承弘扬海陆丰革命地区特有的光荣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传统,大力开展新时代基层文明实践,倡导设立村级“爱心基金”,推动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红黑榜和幸福食堂等举措落地落实,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狠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以“善美文化”引领风尚,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善治“提能增效”。坚持大发展促进大治理,坚定不移抓好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做好“深度融湾”“优势产业”“兴海强市”“绿美生态”等示范文章,推动治理效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狠抓乡村振兴,加快创建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人心齐、泰山移。基层治理的平安善治,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百舸争流、奋力争先。汕尾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总抓手,推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加快创建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未来乡村”示范样板。汕尾市已连续4年获得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2022年8月,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汕尾市召开。奏响“乡村发展”进行曲。汕尾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好县域经济振兴,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特色小镇,聚力特色种养型、优质物业型、综合服务型、稳健投资型“四条路径”,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搞活带旺乡村经济,全力推进共富共享。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66:1。描绘“乡村建设”新画卷。纵深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等举措,着力补齐农村民生服务短板,规划建设4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40个圩镇、68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印近100套具有岭南特色、汕尾市乡土韵味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全市已建成12个美丽圩镇、118个美丽宜居村、60个精美特色村和12个3A景区村庄,推动乡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激活“乡村改革”源动力。纵深推进土地、产权、经营、金融、户籍五个方面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等“5+2”农村综合改革,让各方资源要素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创新推出“股票田”“股票宅”,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持续激活了农业农村发展“一池春水”。

  千川争涌成大势,东风劲吹好扬帆。面向新征程,汕尾市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新时代新征程下汕尾市的历史方位,以愚公移山的志气和滴水穿石的毅力,一锤一锤钉钉子,加快创建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省在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展现新担当、做出新贡献!(广东汕尾市委组织部 吴文华)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交通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