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Baidu
ma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 > 五公开专题 > 决策公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对汕尾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龚泽民 委员提案第7号的答复
  • 2020-04-21 11:50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字体:    

龚泽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007号)收悉,首先对您关心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收到该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一)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国家和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宣贯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同时积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媒体宣讲、“互联网+”宣传和上门宣贯等全方位、多维度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政策宣传推广到位。一是进一步强化媒体宣讲。传统媒体宣传方面,在汕尾日报刊登了多期省“民营经济十条”及修订版的政策解读专刊,进一步增强政策解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络媒体宣传方面,在市、县两级政府和各单位门户网站专文刊登了宣传解读省“民营经济十条”宣传解读惠民政策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读方式,切实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听得懂、好明白、能理解。二是进一步强化上门宣贯。由市工信局领导带队,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开展上门宣贯活动,结合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国泰食品有限公司等政策受益企业案例,对企业进行全面解读,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现场解答企业咨询。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多次志愿者政策解读活动,让基层干部和企业熟悉政策内容,了解办理程序,切实提升政策知晓度。三是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宣传。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组织企业群众关注“广东经信”公众号,主动向企业和群众推送省“民营经济十条”,对惠企政策的关键点进行图文并茂的专题解读及答疑,让企业和群众最大化的用好用足政策“大礼包”。四是举办专题培训宣传。3月28日,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省市“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政策解读宣讲会,邀请省工信厅和市税务局就相关惠企政策做专题政策解读,引导社会和企业深入了解、关注省帮扶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广大基层干群和企业的政策知晓面,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举办了2019年汕尾市“中小微企业日”集中服务日活动,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新推出多种为中小微企业量身订作的服务产品,接受200多家企业的咨询。

(二)强化金融信贷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汕尾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平台、粤财普惠金融(汕尾)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等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截至上半年,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平台入池企业70家,今年以来发放的贷款为1笔,贷款金额170万元;粤财普惠金融(汕尾)融资担保公司今年以来担保贷款7笔,担保金额1780万元。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特点的专项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辖内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增长幅度不断上升。上半年,全市辖内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48.86亿元。三是推动广东省(汕尾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建设进度,通过“银税互动”和基于给算数据的“快E贷”、“云税贷”等信贷产品发放贷款1.69亿元,节省担保成本637.40万元;各金融机构为145户企业办理续贷业务,累计发放184笔贷款共计11.12亿元。四是加大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力度,通过汕尾市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完成中小微企业融资128笔,融资金额1.78亿元。

(三)引导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中小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业务,积极推动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畅通产学研交流合作渠道。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和行业协会等资源,搭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桥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在生产协作、科技研发等方面与大企业主动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中小企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优势产业领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三是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实施中小企业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推广在线运维,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积极辅导培育民营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鼓励民营企业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途径参与国际竞争。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借助互联网+推进管理创新,培育精细化管理样板企业。四是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大力贯彻落实《汕尾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汕尾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文件,在资金、人才、技术、供地、税费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节能改造和设备更新,积极稳步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企业100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41%,实现工业技改投资54.2亿元,比增52.3%,高于年度目标(10%)42.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6位。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各县(市、区)民营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建设。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各级中小微企业联席会议制度,集中行政资源要素,提高引导、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执行力。二是优化创业生态。深入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聚创业资源,强化创业辅导,不断壮大新型企业群体。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大众创业政策,聘请企业高管、高校专家、财税、金融等人员为创业者交流指导,激发全民创业激情。三是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2019年1-6月,全市举办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政策专题讲座6场,发放中小微企业政策文件汇编等约2000份,培训人员约800多人。

(五)狠抓惠企政策落实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大力宣传贯彻落实省“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减税降费方面,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1-6月全市共减负15400万元,其中市本级6385万元,县(市、区)9015万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落实降低电价政策,预计全年降低全市一般工商业电价负担 9500多万元;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全市36个转供电主体涉及租户4533户的终端电价,比清理前平均电价水平降低约33%,转供电终端用户每年可减轻用电成本1300多万元。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方面,全面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站,停止新建普通公路收费项目,普通公路已实现全面免费通行。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共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75项,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前行政审批时间由原来约165工作日缩短为40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前行政审批时间由原来约180工作日缩短为55工作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方面,1-6月,全市技术改造有关专项资金申报2个专题6个项目,争取省财政扶持资金4400.22万元;获得普惠性事后奖补各级财政资金共519.58万元。

二、接下来我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安排

中小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加快全市中小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稳步增长,是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下来,我们将瞄准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实施“靶向疗法”,精准发力破解各项难题,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抓好惠企政策落实。贯彻落实省、市“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重点抓好政策解读和兑现落实工作,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营造企业安心扎根汕尾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继续开展“暖企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和产业园区建设大督查等各项活动,在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全年冲刺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帮扶活动,精准落实好稳定生产、企业技改、融资对接、降本增效等调度服务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推动企业技改创新。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利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的技改投资积极性,推动企业通过引进设备、革新技术、吸纳人才、创新体制等各种方式做大做强。建立完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库,以“机器换人”和“上云上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节能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帮助企业融资。协调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实行政府搭台银企唱戏,通过召开银企洽谈等方式,促进银企沟通,实现信贷资金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推动银行积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探索开展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联保协议贷款、应收贷款质押等业务,创新信贷方式,推广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信贷品种。展的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强化对新增入统工业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落实产业园区新入统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成长型工业企业用地优惠措施。四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以“亲”的态度,积极作为,主动作为,认真落实挂钩帮扶制度,深入企业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以“清”的作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切实帮助有增资扩产意向的企业,协调做好项目报批、资金筹集、用地审批等相关工作,不搞权钱交易、不搞以权谋私,真心实意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联系人:柯小林       电话: 3365690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政机关

主办: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联系电话:0660-3365889   地址:汕尾市城区汕尾大道南工信大厦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版权所有:汕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技术支持:南方报业集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