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教育局 > 互动 > 政策解读
中共汕尾市委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
2012-09-26 17:06           来源:           发布机构:汕尾市教育局 【字体:   打印

 

 

 

 

 

汕委〔20098

 

 

中共汕尾市委 汕尾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我市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的实施意见

 

2009年3月24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粤发〔2007〕1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任务的通知》(粤办函〔2008〕4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和中共汕尾市委、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意见》(汕委〔2007〕16号)和《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实施意见》(汕委〔200810号)文件精神,促进教育与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现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阶段教育现状

2002年以来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有很大发展。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市共投入高中教育发展经费2.7亿元,新增普通高中学校 9 所,学位2.4万个;新增中职教育学校5所,学位7225个。2007学年度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有35所,在校生59806人(其中中职教育14所11558人),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含外送生源)的比例约为8: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02年的35.72 %上升到2007年的53.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30 %上升到2007年的40.2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700人,职中523人(其中技工学校94人),合计3223人。

(二)当前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普及程度低

对比全省发展情况,2007学年度我市每万人口的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低于省的平均线: 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150人/万人,省平均177.5人/万人;我市中职在校生29人/万人,省平均88人/万人;我市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40.25%,省平均65.90%;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3.74%,省平均77.65%。

2、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比例不合理

国家和省提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要大体相当,而我市为8:2。

3、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我市高中学校中虽有15所优质学校(市一级学校以上),但综合2006学年度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各方面我市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仍比较差。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学历达标率,低于省的平均线10个百分点。

4、高中阶段教育生源严重不足

义务教育辍学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初中辍学率远高于国家、省的控制线,很多学生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前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造成高中生源严重不足。

高中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落后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初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的输送,已成为我市教育与人才工作的瓶颈,必须统一认识,明确目标,采取措施加以突破。

二、明确我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任务

(一)发展目标

到2011年,力争全市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

(二)主要任务

1、学位增加任务

按我市2006学年度小学5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数(共24.6万人)进行测算,结合实际进行调整,至2011年全市需增加普通高中学位7.77万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位3.29万个。(各地增加的学位详见附件表一、表二)

2、学校基础建设任务

按照各县(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至2011年全市需扩建、改建学校32所,需新建学校18所。从2008年开始,各地要按照规划着力抓好高中阶段学校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作,使当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至2011年达到85%以上。(各地具体情况详见附件表、表十一

3、教师增加任务

按照各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至2011年全市至少需新增高中教师7723名,其中市直733名、市城区724名、海丰县1337名、陆丰市4103名、陆河县638名、红海湾经济开发区146名、华侨管理区43名。

三、采取措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

(一)创新教育工作领导机制

1、建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要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编办、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物价局、监察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汕尾市议教制度和督查制度

建立汕尾市议教制度,议教人员由汕尾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及教育局局长组成,每年由汕尾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一次议教会议,主要研究审议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机制、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社会力量办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重点研究解决资金不足、师资不足和征地困难等制约汕尾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成立汕尾市议教制度执行办公室,负责做好指导与协调、检查与督促、考核与评估等工作,确保会议决议真正落实到位。

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督查队伍,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过程中各地完成主要任务情况进行督查,每年定期定时向社会公布督查结果,并把它作为对县(市、区)主要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3、建立各级党政领导联系挂钩责任制度。市教育局把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新(扩)建任务进行分解,做到每一所新(扩)建学校都有市、县、镇三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挂钩,挂钩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确保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到2011年,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定的任务,制定验收标准,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对能够按时完成新(扩)建任务的联系挂钩的党政领导干部,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

(二)创新高中阶段教育体制

1、切实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体制创新。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统筹、分级管理、以县(市、区)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管理体制,切实担负起统筹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的责任,管理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多形式、多渠道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探索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允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阶段完成学业,鼓励各类企业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开发和举办新专业,实行订单式培训,推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

2、积极扶持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发展。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全面落实对民办教育的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团、行业组织、企业和个人举办高中阶段学校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土地划拨、基本建设、融资、税费、师资、招生、收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政府教育督查机构要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的督导和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三)切实突破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障碍

1、落实学校建设用地

(1)科学做好用地规划。各地要根据市确定的目标与任务,留足和保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新(扩)建学校的用地。各级政府要把2011年前新(扩)建高中阶段学校的用地列入总体规划,对学校建设所需的用地指标要优先安排。教育部门要做好校园整体规划,控制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创建节约型学校。

(2)划拨学校建设用地。各级人民政府对公办新(扩)建高中阶段学校所必需的土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 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单位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划拨的土地不得用于非教育设施。对民办学校用地要以协议出让形式出现,新(扩)建民办学校按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民办学校用地只能用于学校办学,不得抵押、转让、改变功能或做其他用途。

(3)切实做好征地工作。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征地现场办公制度,定人定责,强力推进。部门间要加强配合,齐抓共管,采取一些灵活措施,及时处理好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征地矛盾,确保征地进度。

2、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1)加大政府投入。在力争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倾斜支持外,各级政府要完善政府统筹、分级管理、以县(市、区)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对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财政贴息贷款。各县(市、区)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学校的正常运作。

第二,要确保教育经费的归位使用,省、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和城市教育费附加必须全额用于教育发展,不得用于抵发教师工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的教育经费必须专款用于教育。

第三,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落实与省新增高中学位基本建设补助资金标准相应的配套资金。

第四,各地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学校基本建设各项规费减免的具体规定并确保落实,最大限度降低学校征地和基建成本。

(2)动员社会捐资。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高中阶段学校或捐资助学。开展教育基金百万行活动,积极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奖教奖学、扶贫助学以及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

(3)大力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市教育局成立汕尾市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和组织全市新(扩)建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关工作,通过招商引资,使学校生活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减轻财政投入压力。全市现有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后勤服务也要逐步推行社会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3、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1)给足教师编制,增强教师编制的计划性。各地要加强教师编制的计划性。人事、编办、财政等部门,要按省核定的教师编制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汕委2007 16号)的规划要求,提前一个年度下达教师编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招聘,确保高中年度招生计划按时完成。

(2)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努力解决教师不足问题。人事、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类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来汕尾任教。同时,加大培养力度,出台鼓励措施,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学历达标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到2011年,要求高中阶段学校专任教师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各地各学校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返聘和延聘教学能力较强、专业水平较高、身体健康的老教师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4、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建立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核问责制,确保高中阶段学校的生源充足。要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不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切实做好防流控辍工作,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8年开始,要加大力度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工作,确保至2011年初中三年保留率不低于97%,为高中阶段教育提供充足的生源。要建立招生考核问责制度,确保完成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任务(各地年度增加学位及外送中职生任务详见表二至表九)。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完成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任务负总责,教育行政部门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执行部门,高中阶段学校校长是招生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初中学校负责引导初中学生入读高中,为高中阶段学校提供足够的合格生源,努力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各县(市、区)要建立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奖罚制度,确保义务教育水平的巩固和提高,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的提高。

(四)积极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各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各级发展和改革局、经贸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编委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审计局、地税局、物价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协调和配合制定具体的政策和办法,共同推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步伐。要强化各类行业组织支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社会责任。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讲求实效,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我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汕尾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人文汕尾、活力汕尾、清新汕尾、和谐汕尾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表一: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纯增规模任务表

表二: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年度纯增学位表

表三: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城区)

表四: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海丰县)

表五: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陆河县)

表六: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陆丰市)

表七: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红海湾)

表八: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华侨)

表九: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市直)

表十: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建、扩建学校规划表

表十一: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建学校规划表 

                      

 

 

 

 

 

附表一:

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纯增规模任务表

 

 

   指标

 

县(市、

区)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按纯增学位增加教师(人)

增加土地(万㎡)

建筑面积(万㎡)

本地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汕尾市

110621

77763

32858

46200

7723

304.46

112.26

市 直

12801

4589

8212

 

733

43.48

9.09

城 区

10633

6870

3763

6237

724

44.38

12.28

海丰县

18693

15493

3200

12779

1337

35.00

22.39

陆丰市

56910

41600

15310

18594

4103

127.30

56.91

陆河县

8933

6560

2373

6360

638

52.80

8.93

红海湾

2048

2048

 

1842

146

1.50

2.05

华侨区

603

603

 

388

43

 

0.60

 

 

 

附表二: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年度纯增学位表

汕尾市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2008

5307

5307

0

7284

65113

53555

11558

2009

32253

22726

9527

12542

97366

76281

21085

2010

35214

23958

11256

12830

132580

100239

32341

2011

37847

25772

12075

13544

170427

126011

44416

合计

110621

77763

32858

46200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三: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市城区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2008

761

761

0

1452

9732

8097

1635

2009

3202

2248

954

1231

12934

10345

2589

2010

3591

2060

1531

1644

16525

12405

4120

2011

3079

1801

1278

1910

19604

14206

5398

合计

10633

6870

3763

6237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四: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海丰县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2008

965

965

0

2278

16419

15095

1324

2009

5176

4176

1000

3802

21595

19271

2324

2010

5932

4932

1000

3563

27527

24203

3324

2011

6620

5420

1200

3136

34147

29623

4524

合计

18693

15493

3200

12779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五: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陆河县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2008

1367

1367

0

1063

7934

6601

1333

2009

2795

2071

724

2019

10729

8672

2057

2010

2443

1618

825

1960

13172

10290

2882

2011

2328

1504

824

1318

15500

11794

3706

合计

8933

6560

2373

6360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六: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陆丰市                                                     单位:个

 


项目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2008

1648

1648

0

2271

21296

19241

2055

2009

16204

12017

4187

4900

37500

31258

6242

2010

18784

13284

5500

4973

56284

44542

11742

2011

20274

14651

5623

6450

76558

59193

17365

合计

56910

41600

15310

18594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七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红海湾区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2008

450

450

 

140

1627

1627

 

2009

647

647

 

480

2274

2274

 

2010

509

509

 

570

2783

2783

 

2011

442

442

 

652

3225

3225

0

合计

2048

2048

0

1842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八: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华侨区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

2008

116

116

 

80

435

435

 

2009

167

167

 

110

602

602

 

2010

172

172

 

120

774

774

 

2011

148

148

 

78

922

922

0

合计

603

603

0

388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九:

各县(市、区)2008-2011年普及

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增加年度表

市直                                                                  单位:个

 

项目

 

年度

本地纯增学位

当年中职外送

当年本地高中在校生

本地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小计

普通

高中

中职

2008

0

0

0

 

7670

2459

5211

2009

4062

1400

2662

 

11732

3859

7873

2010

3783

1383

2400

 

15515

5242

10273

2011

4956

1806

3150

 

20471

7048

13423

合计

12801

4589

8212

 

——

——

——

注:本表数据与汕委〔2007〕16号文不符之处,以本表为准。

 

 

 

 

 

附表十:

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改建、扩建学校规划表

 

学校

增加学位数(人)

按纯增学位增加教师(人)

建筑面积(㎡)

增加土地(万㎡)

备注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本地就读

全市合计(32)

50892

32917

17975

3637

516800

49.36

 

市直(2)

小计

5901

2189

3712

420

66890

11.48

 

林伟华

中学

2189

2189

 

240

21890

7.7

已征未办手续

汕尾体校

0

0

0

0

0

0

 

市技工

学校

3712

 

3712

180

45000

3.78

待征

  ()

小计

8283

4520

3763

556

82830

24.4

 

新城中学

2200

2200

 

157

22000

10.00

待征

田家炳

中学

1280

1280

 

91

12800

5.00

待征

文昌中学

600

600

 

43

6000

4.50

待征

东涌中学

440

440

 

32

4400

 

 

红草职校

3263

 

3263

233

32630

4.00

 

城区职校(民办)

500

 

500

 

5000

0.88

待征

海丰县(8)

小计

11897

11897

0

851

118970

0

 

彭湃中学

770

770

 

55

7700

 

 

县林伟华中学

2520

2520

 

180

25200

 

 

城东二中

2592

2592

 

185

25920

 

 

红城中学

951

951

 

68

9510

 

过渡性学位

陆安中学

963

963

 

69

9630

 

过渡性学位

梅陇中学

1301

1301

 

93

13010

 

 

赤坑中学

491

491

 

36

4910

 

 

民办学校(普高)

2309

2309

 

165

23090

 

 

陆丰市(11)

小计

20100

9600

10500

1474

201000

12

 

龙山中学

1100

1100

 

79

11000

 

 

启恩中学

700

700

 

50

7000

 

 

甲子中学

1500

1500

 

107

15000

 

 

河图中学

1800

1800

 

129

18000

 

 

东海中学

1000

1000

 

179

10000

 

 

陆丰职校

7000

 

7000

500

70000

12

 

陆丰技校

3500

 

3500

180

35000

 

 

 

 

民办学校(普高)

3500

3500

 

250

35000

 

 

陆河县()

小计

2060

2060

0

147

20600

0

 

河田中学

500

500

 

36

5000

 

 

陆河中学

560

560

 

40

5600

 

 

水唇中学

1000

1000

 

71

10000

 

 

红海湾(1

小计

2048

2048

0

146

20480

1.5

 

白沙中学

2048

2048

 

146

20480

1.5

待征

华侨区(1

小计

603

603

0

43

6030

0

 

华侨中学

603

603

 

43

6030

 

 

 

 

附表十一:

汕尾市2008-2011年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新建学校规划表

 

 

增加学位数(人)

按纯增学位增加教师(人)

建筑

面积(㎡)

增加

土地(万㎡)

备注

小计

普通高中

中职本地就读

全市合计(18所)

59729

44846

14883

4265

650760

255.1

 

(2)

小计

6900

2400

4500

493

69000

32

 

理工职校

4500

 

4500

321

45000

12

已征待办手续

华师附中

2400

2400

 

171

24000

20

已征待办手续

(1)

小计

2350

2350

0

168

40000

20

 

汕尾高级中学

2350

2350

 

168

40000

10

待征

汕尾实验中学

 

 

 

 

 

10

待征

(3)

小计

6796

3596

3200

486

104930

35

 

南桥实验中学

2793

2793

 

200

27930

10

待征

桂望高级中学

803

803

 

57

45000

15

待征

海丰职业学校

3200

 

3200

229

32000

10

待征

(10)

小计

36810

32000

4810

2629

368100

115.3

 

陆城高级中学

4000

4000

 

286

40000

10.5

待征

华侨中学

5000

5000

 

357

50000

10.5

待征

东城高级中学

4500

4500

 

321

45000

10.5

待征

甲秀高级中学

4000

4000

 

286

40000

10.5

待征

碣石新安高级中学

4500

4500

 

321

45000

10.5

待征

博美高级中学

3000

3000

 

214

30000

10.5

待征

五峰高级中学

3000

3000

 

214

30000

8.0

待征

潭西高级中学

2000

2000

 

143

20000

6.0

待征

大安高级中学

2000

2000

 

143

20000

5.0

 

华侨职校

4810

 

4810

344

48100

33.3

待征

(2)

小计

6873

4500

2373

491

68730

52.8

 

陆河中学

4500

4500

 

321

45000

26.4

已征待办手续

陆河职校

2373

 

2373

170

23730

26.4

 

 

已征待办手续

 

 

 

 

 

 

 

 

 

 

 

 

 

 

 

 

 

 

 

 

 

〔此件发至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含驻汕)有关单位〕

 

 

 

主题词:教育工作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  意见

中共汕尾市委办公室             2009325印发

(共印200份)

1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政机关

主办:汕尾市教育局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联系电话:0660-3390668  通讯地址:汕尾市区红海中路市教育局 网站地图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教育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