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汕尾市林业局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林业局 > 要闻 > 图片新闻
拒绝“吃土”!汕尾海风沙的第一道“守门员”
  • 2022-07-17 17:46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绿意绵延,碧海蓝天,海风宜人,盛夏的汕尾市国有东海岸林场,3万亩林场风光正好。然而时光倒回几十年,这片海滨之地却是另一般模样。

       “那时每到9月份,因为风沙让周边村民开不了门。特别是洋美村吹来的沙都是红色的,村民上午煮了稀饭,中午回来饭就成了红色。”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汕尾市国有东海岸林场负责人周得说,沙尘成为村民的“家常便饭”,生活因而受到很大影响。

微信图片_20220717174648.jpg

       汕尾市国有东海岸林场海岸线长18公里,造林难度大。“没有沿海防护林的保护,风沙会变得难以控制。”周得说,1958年,为了让村民摆脱风沙的袭扰,国家在这片地方建起了汕尾市国有东海岸林场。老一辈职工,没有车辆、没有设备,都是靠人工培苗,自己培育、自己挖、自己种。由于工作条件太苦,晴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周边村的姑娘都不肯嫁给林场的职工。也正是凭借老一辈林场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打造出了沿海生态林场的雏形。

       几年前,为了实现林场的更高质量的发展,这里开启了一场全面改革。林场经营模式由之前的自负盈亏企业管理,变成了财政拨款一类事业单位。

       “从采伐林木第一位,变为生态建设第一位。这一改的关键,就是林场发展导向的变化。”周得介绍,以前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林场只能种木麻黄、松树、大叶相思这些树苗,因为它们具备耐盐碱、耐干旱,不怕海潮、不怕沙埋,对于海岸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保护作用。因为附近都是沙地,树苗靠老办法,种了死,死了补,循环折腾。改革以后,林场科学化的造林模式也被逐渐引入。

微信图片_20220717174934.jpg

       记者在林区里看到,如今公路、监控、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已修建完善,特别是多座蓄水池为造林解决了水这个最关键的难题。然而即便如此,在这里种树仍然是一项极为艰苦的任务。

       “林里时常还遇到剧毒的‘八步蛇’,再加上沿海地区砂质土壤盐碱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差,导致造林困难。”汕尾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沿海防护林的保护,风沙就难以控制。这些风沙会摧毁农田、损坏房屋,威胁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抚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树木保存率。此外,林场还因地制宜将“禁毒、防火、‘创文’”活动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多措并举的构建平安林场。

微信图片_20220717174721.jpg

       汕尾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尾国有东海岸林场未来将围绕打造公益林示范区的目标,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发挥林地涵养水源、制造氧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在抵御台风、风沙侵害的同时,将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环境,拉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来源:南方+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林业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林业局”,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