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在2016年全省年度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得分90.79分,全省排名第五,考核结果为“优秀”,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林业基础薄弱,林业基层单位建设落后,林业科技创新不足,群众植绿护绿爱绿意识不强,森林防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林业厅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要求,我们攻坚克难,狠抓落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提高造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林业队伍建设,强化履职能力,突破造林和管护等难题,取得了新的突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造林绿化质量和进度。我们始终坚持造林质量与进度两手抓,实行县、镇、村联动,及早落实造林地块,根据工程任务,落实领导挂点督导,制定时间表,及时召开造林及种苗现场推进会。同时严格把好设计关,依据省厅四大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结合外业踏查,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质量。落实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严格把好种苗关、施工关、抚育关,推动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任务的顺利落实,确保了造林成效。2016年,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8.4万亩,其中沿海防护林任务12.4万亩;碳汇造林任务6万亩;封山育林任务16.6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完善提升任务68.5公里,面积5163亩;森林公园任务13个;乡村绿化美化工程任务104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0个;抚育任务36.2万亩。汕尾是按省林业厅要求第一个申请及完成省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核查任务的地级市。
二、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修复提升工作。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建设景观节点,提升生态功能。2016年积极筹措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在市区重要敏感区域和地段栽种勒杜鹃、凤凰木、樟树等特色景观树种,面积2069亩,把造林绿化与城市扩容提质、绿道建设相结合,各地也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景观节点。针对全市林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人工桉树林的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制定了《汕尾市桉树林改造的实施方案》,对现有57.8万亩桉树林按照“科学管理、分类规划、分步实施、有序退出”的原则,将在3年内完成水源保护区重点区域的桉树林改造。同时还聘请广东省岭南勘查设计院编制《汕尾市林业生态提升建设规划(2017-2019年)》,在完成省下达的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各地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绿地、森林资源现状,规划从2017-2019年,对全市林业生态建设进行提升改造,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打造优良的生态森林景观,提高我市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三、强化森林防火,切实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指定政法委书记督促抓好各项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从春分开始就带队深入各镇、村检查督促森林防火工作,还乘座消防直升机进行了巡查。二是依法治火。根据清明节期间森林火灾多发的特点,各县(市、区)及时发布禁火令或通告,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将历年森林火灾典型案件在电视台曝光,增强了威慑力。三是强化火源管控。各级党委和政府取消休假,数万名机关和基层干部压在一线,全力防控,并根据防火工作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部署新的工作措施,实现了有火无灾的目标,取得防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四是加强防火培训。在县、镇换届完成后,举办森林防火工作培训班,对各县分管领导、镇长、林业站站长、消防专业队队长、林业部门有关人员等共200多人进行培训,各县(市、区)也组织多次培训和扑火演练,确保了县、镇新分管林业工作的领导及时进入工作角色。五是全力推进防火试点项目建设。2016年省厅将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生物防火林带两个试点项目落地我市,市政府将项目列入2016年全市重点工作,要求每月上报进度,我们多次组织研究,落实责任,积极协调各方,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目前,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87个监控点已经安装45前端点,5个监控中心已经完成,工程进展顺利,汕尾是全省第一个接通到省、市、县的地级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备耕已基本完成,在今年造林季节时完成种植任务。2016年全市森林火灾发生5宗,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受害656亩,均在4小时内扑灭,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森林火灾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进一步提升林业基础保障。一是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对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作出批示,市政府还组织有关部门到湖南省进行学习考察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并专门组织召开编制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通过市属6个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将6个市属国有林场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正科级,核定了财政补助事业编制,市编委制定并印发了《汕尾市市属国有林场机构编制方案》,该方案已按规定时间上报省政府审核。海丰县2个县属国有林场已经制定方案报市政府审核。同时,为谋求国有林场的更大发展,我们不等、不靠,主动谋划发展新出路。市直黄羌林场完成了运动小镇的规划,积极开展群众性徒步、摄影等活动;市直吉溪林场作为碳汇交易试点,争取开发国有林场森林碳汇交易项目。二是优化森林公安队伍编制结构。市编委将市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职位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内设机构、直属派出所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城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升格为森林警察大队。三是理顺市森林公安工资待遇和经费等历史问题。市财政首次将森林公安的经费预算按地方公安机关的标准执行,市直属派出所民警的工资正式由手工核拨转为财政统发,确保每位民警的待遇。四是执法办案用房有效保障。我们投入约50万元对原有三层约600平方的楼房进行修缮,作为市森林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用房,现已投入使用,新办公用房具备审讯、备勤、电视电话会议等功能,基本上达到了公安执法办案用房的水平。同时,市政府同意市森林公安分局征地建设新的执法办案用房,并列入市区重点建设用地项目予以推进。3个县分局、5个直属派出所技术业务用房建设落实了建设用地和资金,其中市直黄羌林场派出所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他几个市直林场派出所也正在建设当中。五是林业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加强。2016年全市新评审林业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4人,申请评审林业高级工程师1人。六是护林员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全市聘请护林员1030人,建有4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共150人;市编委于2016年11月批准成立15人的市级机动森林消防专业队,现已招聘组建完毕。
五、及时化解林区社会矛盾。我们高度重视山林纠纷化解工作,特别是对被省列为“骨头案”的案件,市委、市政府派出督导组先后4次深入到镇、村做好矛盾化解、现场核实等工作,在尚未能彻底化解纠纷的情况下,较好稳控了争议局面,避免矛盾激化。2015年底积存案件21宗,2016年度新受理的14宗,合计35宗,山林纠纷调处办结的18宗,没造成重大影响的山林纠纷案件,也没出现因山林纠纷越级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六、深入开展林区涉枪涉毒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林业部门在林区开展涉毒涉枪整治工作,我们专门派出由处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进驻位于三甲地区的东海岸林场。各国有林场精心组织实施,结合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加大巡查和设卡检查力度,实施网格化管理,逐级签订责任书,运用App,使用监控设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等,确保无发生涉毒涉枪事件。红岭林场及时查处涉枪涉毒案件,被国家森林公安局荣记集体二等功一次;东海岸林场禁毒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无吸毒、无种毒、无制毒、无贩毒的“四无目标”,2016年底成功摘掉了“黄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林业局”,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