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互动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三农”解读
2017-04-21 10:49          来源: 办公室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各地调研考察中,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三农”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比如,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又如,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再如,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要尊重基层创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把去库存、补短板有机结合起来”。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在同当地干部群众交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时指出要“把去库存、补短板有机结合起来”。

李克强总理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

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心愿。

必须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和农村就像大榕树的根,这个根扎牢了,大家的日子会过得更好,国家也才能发展得更好。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继续向贫困宣战,促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普遍都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农业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反过来说,也只有根本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农民增收增效才有保障。

 

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
先行省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精神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

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

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强化科技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

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文件精神

 

文件强调: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基层治理化解涉农矛盾力度,统筹精准脱贫攻坚和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文件精神

文件要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要着力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着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建立健全脱贫增收机制。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着力于明晰成员权属、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涉农矛盾化解,要着力源头治理,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提升农村工作能力水平,要着力强化党的领导。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文件精神主要内容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实施重点集中攻坚,构建脱贫增收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着力维护农村稳定。

 

 

郑伟仪厅长在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要点

 

2017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质量效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深化改革为重点,着力培育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推动农业增产增效有新突破、农民持续增收有新进展、农村发展活力有新增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绪多、任务重,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努力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抓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仍是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短板 ”。

抓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我们要强化“绿色”底线思维,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坚持防治并举,加快还旧账,不能欠新账,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抓主体培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对接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还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关键要多元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抓载体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找准抓手,重点建好“三园四区一平台”。

抓深化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常态下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必须必须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发新活力。

抓产业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

抓创新驱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动力转换的过程,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核心战略,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优化要素配置,形成新动能。

抓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取向。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Baidu
ma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

Baidu
map